移动学习网 导航

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关于朱熹的
  • 答:朱 熹 (1130-1200)宋代理学家,岳麓书院山长。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号晦庵,高宗教建炎四年(1130)生。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因数上言反对与金人和议,罢归,旋监潭州南岳庙。孝宗乾道三年(1167)八月,由福建崇安来长沙访张栻。相与讨论中庸之义。并讲学...

  • 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朱公子是谁?
  • 答:然而宋明以来,自朱子《家训》和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一出,各朱氏家族纷纷转载诵习,而官府民间也相继公开刻印发行。如此一来,朱氏的这两篇家法也就成为不仅影响一家一姓,而且影响整个中国家族的家族主义典范之作。万世宗师朱文公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云谷老人,沧州病叟,别号紫阳。是中国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简介
  • 答: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

  • 朱子治家格言什么朝代写的
  • 答:明朝 作者朱柏庐(1617-1688)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可查看百度百科

  • 上梁不正下梁歪出自哪里?
  • 答:出自《朱子家训》。意思是做的事违背人伦,必遭天谴。你的德行浅,占据高位,必有灾。《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

  • 朱熹朱子家训的作品争议
  • 答:“这就完全错了。《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两篇完全不同的由两个人写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社会上一直这样称谓,书名页通称《朱子家训》)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昆山秀才朱用纯写的《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号,这篇《...

  • 朱柏庐的介绍
  • 答:其所著《朱子治家格言》(一名《朱子家训》)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几百年来传颂全国,至今在东南亚各国影响极大。《治家格言》里有一些提倡封建道德的东西,我们应该摈弃它,但其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 朱用纯是什么朝代的
  • 答: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春秋五传酌解》、《困衡录》、《愧讷集》、《毋欺录》、《治家格言》等。《治家格言》【又称《 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其代表作。 全文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 赅备 ,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下一句是什么?
  • 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下一句为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翻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庐所著。朱柏庐...

  • 修身齐家治国出处
  • 答:出自明朝朱柏庐的《夫子治家格言》朱柏庐(1627——1698),著书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昼夜恸哭。父亲就义后,他独挑家庭重担,为了养家糊口,只得以“授徒赡母,下抚弟妹”,备尝艰辛。因敬仰晋人玉裒攀柏庐...


    网友点评:

    虞眉楠13993357849: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维艰.谁写的 -
    卫东区2262回复: 《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称《朱子家训》,该文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广采儒家的为人处世经验、方法,总结做人治家、教育后代的经验.全文仅522字,然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是三百年来最具影响力,也是内...

    虞眉楠13993357849:   朱子家训的内容简介 -
    卫东区2262回复: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