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白为什么杀了高适

2024-05-16来源:本站编辑

  • 高适、杜甫和李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纠缠?
  • 答:作为朋友,高适对杜甫可谓是仁义有加了。可是,高适怎么对待李白的呢?李白获罪被囚禁时,曾托人给高适送信,希望这位昔日好友能搭救自己一把。当时高适是平定永王军队的节度使,掌握李白的生杀大权。昔日好友的情分,岂能不念及?李白抱着这样的想法给高适写诗求救。那时就连远方的杜甫听到消息就着急不已...

  •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为什么要装作受伤
  • 答:为了蛊惑敌人。《长安三万里》影片开始以高适的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为序幕,展示了高适的军事才能,杀伐果断,假装受伤,在俘虏面前故意展露败像,让俘虏看到唐军的衰弱,在使节来访的恰当时机,故意自杀以展现军心涣散,败局已定的局势,让敌人确信现在进兵是最佳的时机,以达到蛊惑敌心的目的。

  • 高适为什么杀李白
  • 答:高适是唐代另一位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同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激昂、真挚著称,与李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李白和高适在唐代诗坛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两人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交往和互动。然而,没有任何历史记载或证据表明高适曾经杀害李白。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多...

  • 李白杜甫高适为何绝交?
  • 答:李白、杜甫、高适同为盛唐大诗人,分别是诗仙、诗圣、边塞诗领军人物,三人在壮年之时共同游历梁宋,书生意气,指点天下,写下许多传世篇章。 其后多年,安史之乱起,大唐风雨飘扬,三人的友情随着王朝的命运一同进入曲折与波澜。 李白、杜甫没有绝交 李杜二人不过是老来困顿,各自飘零。两人仕途皆不顺利...

  • 高适为何不救好友李白,他真的是薄情寡义之人吗?
  • 答:高适不救李白有很多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说他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因为身在其中,高适不可能为了曾经的好友自毁前程,这对于高适来说是致命的,他出生底层,辛辛苦苦地爬到了如今的地位,要让他一夜回到解放前,或者说是为了李白不惜舍弃自己的乌纱帽,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说他为自身考虑得更多,不能判定...

  • 以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边塞诗歌风格,对战争矛盾态度的分析。
  • 答:高适一跃而为雄藩重镇的封疆大吏,成为开元、天宝时期诗人中最显达的人物。胡震亨曾评论说:“高适,诗人之达者也。其人故不同,(杜)甫善房琼,适独与琯左(谓反对房琯建议诸王分镇事);(李)白误受永王璘辟,适独察璘反萌,豫为备。二子穷而适达,又何疑也。”(《唐音癸签》卷二十五)这三位诗人的仕途显晦,...

  • 李白罹难后很多人设法营救,作为铁哥们的高适为何漠不关心?
  • 答:是谋反的罪名,在当时谋反有可能被杀头的,是个大错误。如果救李白,首先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尤其是太子李享刚登基不久,对这个事情特别敏感,所以高适不敢轻举妄动;接着还有可能因此丢了小命,所以思来想去,高适还是选择了明哲保身。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李白当时的罪名太敏感了。

  • 李白高适杜甫曾经的三个好兄弟,为何安史之乱后形同陌路?
  • 答:三人分属不同阵营,所以无法在一起。744年,李白在河南旅游,身边还有一个叫杜甫的中年人,这时候,李白是那个刚从皇宫中出来,和唐玄宗杨贵妃厮混,享誉天下的人。杜甫则是一个小官,被李白的诗吸引,成了他的跟班。两人遇见了一个人,高适。高适也是一个豪放派的人,和李白意气相投,于是一见如故...

  • 长安三万里高适为什么假装自刎
  • 答:长安三万里高适假装自刎为了骗过吐蕃军,让他们误以为严武马上就来,从而中了高适的调虎离山计。《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追光动画制作,谢君伟、邹靖执导,红泥小火炉担任编剧,杨天翔、凌振赫、吴俊全、宣晓鸣、卢力峰、孙路路担任配音的电影,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在唐朝安史之乱爆发...

  • 李白为何在安史之乱后落个“世人皆欲杀”的下场?
  • 答:在这种背景下,李白决定选择支持永王。与此同时,另一位大诗人高适,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面对永王李璘的邀请,高适果断拒绝,并跑到肃宗皇帝身边,帮着肃宗对付永王。最后的结果,是永王失败,那些支持永王李的人,自然都会被定性为乱臣贼子,李白自然不能例外。这本来是族九族的死罪,但是因为李白早年...


    网友点评:

    汲厕容19767604606:   李白哪里人? -
    红原县805回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

    汲厕容19767604606:   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期? -
    红原县805回复: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在我的想象中,李白一生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似乎始终都在不停地四处漫游.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到李白在开封有个牵系着他后半生的家.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

    汲厕容19767604606:   王昌龄的诗 -
    红原县805回复: 王昌龄(唐代边塞诗人)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汲厕容19767604606:   王昌龄千古名句 -
    红原县805回复: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汲厕容19767604606:   洛阳亲友如相问的下一句诗是什么 -
    红原县805回复: 洛阳亲友如相问的下一句诗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译文: 寒冷的冰水与江水连成一片,友人离去隐隐的孤独在我心...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