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白的清平调全文及译文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什么意思?
  • 答:【作品原文】:《清平调·其一》李白〔唐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白话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 《清平调·其一》注释及译文
  • 答:《清平调·其一》注释及译文 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 清平调全文
  • 答:清平调三首,乃李白奉诏而写的新乐章。虽然吟咏的是白牡丹,事实上是将花比人。花之容人之面,这样超绝人寰的姿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里才能相见,将杨妃比作娇艳的牡丹,又似天女下凡。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

  • 李白诗词《清平调·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 答:《清平调·其一》原文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赏析:《清平调·...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 答: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全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解释 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译文 清平调词其一 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

  • 清平调三首的翻译
  • 答:原文 清平调三首①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②。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2010-05-31 清平调三首之一翻译 18 2013-11-16 云想衣裳花想容.全诗.及翻译 1053 2018-01-14...

  • 李白为什么写 《清平调》三首
  • 答: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

  • 李白哪首诗文中有“露华浓”
  • 答: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有“露华浓”,诗文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这句诗什么意思?
  • 答:"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句诗的意思是: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出处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译文对照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

  •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诗句译文赏析
  • 答: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李白 系列:唐诗三百首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 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 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网友点评:

    咎卷柏18532582733:   李白的诗清平调 -
    思明区2053回复: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

    咎卷柏18532582733:   李白《清平调》?赏析用字炼意.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枉与借问二字在用字炼意上的妙处?色,香两个角度... -
    思明区2053回复: [答案] “枉”与“借问”二词,一抑一扬,顺笔否定神女.赵飞燕都不能与红艳媲美,手法尽变化之妙,跌宕有致之势回旋其中. 李诗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单刀直入,激发起诗人思接千古的浮想.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