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贽的思想主张

2024-05-29来源:本站编辑

  • 李贽是怎样一个人?他的进步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 答:李贽(公元1527年——1602年),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他祖父曾经航海经商,父亲以教书为业。他本人作过二十年小官,晚年专门讲学,著述,对封建礼教和道学家的虚伪有所批判和揭露,因而遭到迫害,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

  • 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是什么?
  • 答:李贽的思想:一、以孔孟儒学为基础,以佛道二学为辅 二、李贽反对程朱理学(注:“心学”的体系还未形成)。三、强调“追求”、“人欲”的作用,提倡男女平等。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

  •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 答: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政治 抨击程朱理学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

  • 李贽是什么人?有哪些事迹,思想又怎样
  • 答: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

  • 杜贽是个怎样的人?
  • 答:杜贽(Jacques Derrida)是法国思想家,他被认为是“去构成主义”或者“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杜贽的思想主张对西方哲学、文化及意识形态体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肯定,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语言和文学进行解构和分析,并揭示其中存在的权力结构和隐性的复杂性。杜贽在《论特赦》、《对西塞罗的礼颂》、《...

  • 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 答:原因:(1)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2)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3)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意义: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李贽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

  • 反孔孟之道的李贽简介 李贽的名字怎么读
  • 答:李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

  • 朱熹与李贽对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
  • 答: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 怎样评价李贽的思想
  • 答:《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贽非圣无法,敢为异论。虽以妖言逮治,惧而自到,而焦竑等盛相推重,颇荣众听,遂使乡塾陋儒,翕然尊信,至今为人心风俗之害。故其人可诛,其书可毁,而仍存其目,以明正其名教之罪人,诬民之邪说。”《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反封建,批/判/孔/孟/儒/家程/朱/理/学,要求人/性/解 ...
  • 答: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 明末杰 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姓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 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 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


    网友点评:

    曾桑钩15770324891:   评价 李贽思想主张 -
    沂南县2692回复: 李贽还对宋朝以来理学家吹捧孔子"天不生促尼,万古如长夜",的宣传进行驳斥.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李贽针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的进步思想. 李贽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那些假道学,自称为卫道者的人的公开斗争.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李贽的这些超前的思想主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曾桑钩15770324891:   明朝官员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
    沂南县2692回复: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

    曾桑钩15770324891:   李贽提倡什么思想?
    沂南县2692回复: 李贽(1527~1602年),原名载贽,字 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 晋江人,26岁中举,30岁开始为官,先后任 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 子...

    曾桑钩15770324891:   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
    沂南县2692回复: 主张: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阳阴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原因: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名起义打击.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学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