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杜甫诗登岳阳楼赏析500字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登岳阳楼》赏析
  • 答: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赏析 整体赏析 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对洞庭湖向往...

  • 登岳阳楼赏析简短的 杜甫写的
  • 答: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

  • 古诗《杜甫·登岳阳楼》注释与赏析
  • 答:⑨凭轩:倚着楼窗。涕泗:眼泪和鼻涕。赏析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先述青年时代对岳阳楼的向往,从而引出今日登楼之事。此次诗人只叙事,不说情,但他那盼望已久的急切心情似乎又在字里行间。接着将一...

  • 《登岳阳楼》 杜甫,用‘以意逆志‘的方法赏析。
  • 答: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

  • 语文八年级上,对【登岳阳楼其一】和【渡荆门送别】的赏析
  • 答:是不是陈与义的诗歌?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全诗紧紧围绕“悲”字展开。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

  • 登岳阳楼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在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

  •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注释与赏析
  • 答:古今之人大凡登岳阳楼都必抒怀抱。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就是登楼抒怀,壮志未酬身已老,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在登楼后尽情表达。诵读此诗的后半部分,语气里应满带遗憾、悲凉、凄婉之意。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诵读杜诗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无一字”“有孤舟”“涕泗流”九个字已将无奈之老境表现...

  • 杜甫《登岳阳楼》 体会诗中“坼”“浮”二字的妙处,并说说描绘了一幅...
  • 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今译] 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赏析] 古代歌咏洞庭湖的名章佳句甚多,杜甫这两句则最负盛名。诗人在岳阳楼上面对“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水经注》)的洞庭湖,觉得自己的眼界也随着浩淼无际的湖水而...

  • 登岳阳楼杜甫诗中坼和浮字有和妙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抒发诗人怎样的...
  • 答: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感到的痛心和不平复杂情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

  • 《登岳阳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尾联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诗人老泪纵横。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总结: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


    网友点评:

    殳转看19771607325:   分析<<登岳阳楼>>一诗的意境构建艺术 -
    山阳区1928回复: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

    殳转看19771607325:   登岳阳楼 杜甫5,6句赏析 -
    山阳区1928回复: 赏析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

    殳转看19771607325:   鉴赏古诗《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5分)登岳阳楼 【唐】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
    山阳区1928回复: 小题1: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小题1: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略

    殳转看19771607325:   登岳阳楼(杜甫)解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回答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山阳区1928回复: 杜甫《登岳阳楼》:沉郁顿挫的岳阳楼《岳阳楼记》写的是范仲淹想像自己登上岳阳楼,激发出自己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杜甫的《登岳阳楼》,写的也是登上岳阳楼的感兴.那么他的观感有什么不同于范仲淹的特点呢?第一联:昔闻洞庭...

    殳转看19771607325:   谁有《登岳阳楼》的赏析议论文? -
    山阳区1928回复: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