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杞人忧天通假字有哪些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通假字
  • 答:知通智,意思是智慧。一、知的释义 [ zhī ]1、晓得,明了。2、使知道。3、学识,学问。[ zhì ]古同“智”,智慧。二、字源解说 最早见于甲骨文。知的本义是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后引申为经验,常识,真理。三、组词 相知、知名、知道、无知、认知等。

  • 《赤壁赋》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

  • 通假字有哪些?
  • 答: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被称为“本字”。

  • 杞人忧天中的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 答:杞人忧天中的古今异义词有三个,1、虚 古义:处。今义:空,虚伪。2、是 古义:这样。今义:表判断动词。3、晓 古义:开导。今义:明白,知道。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答司马谏议书》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如下:一、通假字:1、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

  • 谏逐客书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通假字
  • 答:一、词类活用 1、西取由余于戎。“西”,名词作状语。白话译文: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来”。白话译文: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二、通假字 1、昔缪公求士。“缪”通“穆”。白话译文: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2、遂散六国之从...

  • 鱼我所欲也的所有通假字
  • 答: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翻译: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4、“鱼,我所欲也”中的“与”通“欤”,语气词。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 5、“乡为身死而不受”中的“乡”通“向”,从前。翻译:从前(有人)为了(...

  • 伤仲景文段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自(1)还自扬州——从。(2)并自为其名——自己。然(1)泯然众人矣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2)父利其然也 —— 代词,这样通假字(1)扳——通“攀”,牵,引。(2)材——通“才”,才能...

  • ...wú”,解释为“无,没有。”的时候,到底是不是通假字?
  • 答:在文言文中,“亡”读作“wú”,解释为“无,没有。”的时候是通假字。大多数字典,还有网上都说是通假字,是有根据的,《汉语大词典》上未标明是通假字,可能是疏忽了。“亡”通“无”,意思是没有,有许多书例:1、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2、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

  • 《祭十二郎文》中有哪些通假字,文言句式与一词多义的字?
  • 答: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通“垗[zhào] ”,墓地 (5)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


    网友点评:

    樊房待18235197142:   杞人忧天中有哪些字是一字多义 -
    建宁县970回复: 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生词本基本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贬义出 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例 句1. 只要充分作好准备,就不怕敌人的突然袭击,何必~.

    樊房待18235197142:   杞人忧天中的实词义有哪些 -
    建宁县970回复: 【 重点实词】:  ①杞国有忧天地崩坠(崩塌,坠落) ②身亡所寄  (依附,依托) 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忧愁、 担心)      ④若屈伸呼吸(就像) ⑤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和停留)

    樊房待18235197142:   《桃花源记》的通假字有哪些
    建宁县970回复: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1、“要”通“邀”,邀请.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志”通“记”,做标记.原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缘”通“沿”,沿着.原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4、“具”通“俱”,完全,详尽.原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樊房待18235197142:   从文中找杞人忧天的近义词 -
    建宁县970回复: 杞人忧天的近义词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樊房待18235197142:   什么叫杞人忧天?
    建宁县970回复: 【解 释】 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讽刺了那些毫无根据的担心、自欺... 清·劭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 [编辑本...

    樊房待18235197142:   文中的通假字是什么 -
    建宁县970回复: [答案]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