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桃花源记陶渊明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桃花源记是谁写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 答:《桃花源记》写作背景有:1、时代背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战乱严重。2、家境清寒,并且壮志难酬。3、政治背景: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统治者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的不满。4、精神背景:作者本身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现实和情感矛盾日益尖锐,向往田园生活,向往自由。陶渊...

  • 课文翻译《桃花源记》
  • 答: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

  • 《桃花源记》翻译
  • 答:(2)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三、出处 (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 桃花源记朗读节奏
  • 答:《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 陶渊明 桃花源记前两段翻译
  • 答: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出自:《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原文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

  •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
  • 答:《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散文诗创作于永初二年,也就是南朝刘裕杀君篡位的第二年,当时虽然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很多年了。但是陶渊明这个人,比较心系苍生,所以还是关注着国家大事,和苍生社稷。当时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时期,朝政比较混乱,而且东晋王朝比较腐败,人们生活民不聊生,所以陶渊明...

  • 陶渊明 桃花源记翻译
  • 答: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

  •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 答:桃花源记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 陶渊明是在什么政治背景下写桃花源记的
  • 答:陶渊明《桃花源记》 10、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1)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 缘:循,沿着。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

  • 桃花源记全解
  • 答:《桃花源记》课文全解【学习导引】你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故事吗?我们现在就走进东晋诗人陶渊明为我们描绘的美好世界——桃花源,感受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满足与慰藉。学习本文,要求能正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学习目标】1.参照注释,疏...


    网友点评:

    邰汤娣19414067076: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全文翻译 -
    坡头区1706回复: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靠捕鱼为生.(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行进,忘记了路途的遥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桃花林感到十分诧异,又往前...

    邰汤娣1941406707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坡头区1706回复: 东晋年间,有个武陵的打渔人,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

    邰汤娣19414067076: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注释 -
    坡头区1706回复: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邰汤娣19414067076:   桃花源记原文 -
    坡头区1706回复: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邰汤娣19414067076:   <<桃花源记>>赏析
    坡头区1706回复: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