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道理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中华饮食文化中有趣的故事
  • 答:“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天,挂在风中晾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

  • 论述类文本 孔子“患不均”论新诠
  • 答:有史为证,《史记.郑世家》中记载,郑灵公由于存心戏谑子公(公子宋)不与赏赐,而惹来杀身之祸。后人虽言是子公染指,而真正的起因还是郑灵公的不均(不公)酿成的。原文:二十二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灵公元年春,楚献鼋(yuán 元)于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

  • 春秋时的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死?
  • 答:到最后,公子宋棋高一着,杀死了郑灵公(即位不到一年),郑国也因此爆发了一场战乱。(公子宋怒骂郑灵公)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好面子是古来就有的,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在争取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周...

  • 战国时,有个故事好像是一个国君请大臣食肉羹,而唯独没有给一个,后来...
  • 答:郑灵公元年(公元前605年)春天,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正巧公子宋(字子公)与公子归生(字子家)将要朝见郑灵公,公子宋食指大动,对公子归生说:“之前我食指大动,必尝特殊的美食”。等到二人觐见郑灵公,看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公子归生据实回答。...

  • 一段古文,感觉有点难。喜欢有挑战性的朋友帮忙翻译下。
  • 答:【左传•宣四年】一个楚国人把一只鼋进献给郑灵公,郑灵公下令召大臣公子宋和子家来观看。接到召令的时候,子公(就是公子宋)的食指无意识地动了一下,他就把这现象告诉子家说:以后只要我出现这现象,就会吃到奇珍。等到进见灵公的时候,屠夫正要杀鼋,子家与其相对哈哈大笑。灵公就问...

  • 染指于鼎的古籍典故
  • 答: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斋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

  • 怀中有玉却惹来杀身之祸
  • 答:即公元前605年, 《史记》中有记载,以下带引号的均为原句。“灵公元年春,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是说郑灵公刚即位那年春天,有楚国人献了一只鼋,那肯定是一只特大特肥的甲鱼了。大臣子公(公子宋)和子家(公子归生),...

  • 200字左右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小故事
  • 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跟着刘备出生入死,他的丑媳妇常带着幼儿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等候佳音。位居丞相夫人的黄硕曾在隆中带领家人,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以倡导蚕丝的生产,推动当时社会发展蚕丝业;黄硕又是一代有名的教育家。诸葛亮身为丞相,贵为武侯,忧劳国事,日理万机,教育子女的责任...

  • 染指的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 答: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左传�6�1宣公四年》斋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

  • 机字开头成语故事?
  • 答: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左传宣公四年 斋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


    网友点评:

    端战话18735488371:   古代有关吃的词语及典故 -
    茶陵县157回复: 食指大动〖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也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宋每...

    端战话18735488371:   不是很想的成语 -
    茶陵县157回复: 勉力而为!

    端战话18735488371:   为什么书上常常用食指大动来形容看见好吃的东西? -
    茶陵县157回复: 最原始的出处是在《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食指大动突然有点好奇“食指大动”这个成语,最早是如何出现的呢?食指为什么会动呢?根据成语词典的解释,“食指大动”原来指的...

    端战话18735488371:   古代有关吃的词语及典故 -
    茶陵县157回复: [答案] 食指大动 〖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也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宋每食指动时,必尝异味,当他晋见国君郑灵公时,...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