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安石的贾生分析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王安石写诗特点
  • 答: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

  • 王安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答:王安石的变法注重发展生产力,与现在的发展观念一致,认为国家不行过多干预经济,综合看来他的思想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上确有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失败。

  • 王安石生平简历
  • 答: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其言简练明快,却无害于笔力雄...

  • 王安石简介
  • 答: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王安石全部背景?
  • 答: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

  • 有关王安石的事迹、简介!!!
  • 答:1、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2、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3、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

  • 从王安石的生平、时代背景、诗歌内容、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作品风格...
  • 答: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其言简练明快,却无害于笔力雄健。其文以折为峭而浑灏流转,词简而意无不到。《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

  • 王安石是怎样的人?
  • 答:《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

  • 关于王安石,屈原,其中一人的细致生平,有故事就更好了.
  • 答:他把自己长期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渴 望济世匡俗的抱负写进诗里,主要有《感事》、《河北 民》、《收盐》、《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寄》、 《发廪》、《兼并》、《省兵》、《读诏书》、《次韵 和甫咏雪》等。这些作品,密切联系现实人生,内容比较 充实;而在艺术上,一般存在着议论...


    网友点评:

    欧勉待17199513200:   关于古人评价贾谊的诗! -
    澳门特别行政区39回复: [答案]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北宋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

    欧勉待17199513200:   贾生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
    澳门特别行政区39回复: [答案]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欧勉待17199513200:   《贾生》这首诗使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试作分析. -
    澳门特别行政区39回复: [答案]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