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昌龄《从军行》全诗

2024-05-08来源:本站编辑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深刻含义
  • 答:“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

  •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 答:从军行古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通过对西北...

  • 《从军行》王昌龄--诗词鉴赏
  • 答:【 #诗词鉴赏# 导语】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

  • 谁知道王昌龄的边塞诗
  • 答:王昌龄的几首《从军行》首首是名篇。尽管他的边塞诗不多,但因为写得好,所以被列入盛唐边塞诗派。他的边塞诗有它独特的地方。拿他的边塞诗同岑参的边塞诗相比就可看出他的注意力不在对征战生活和边塞风光的描绘上,而在记写将士的...

  • 有关出塞的诗及诗意 王昌龄
  • 答:《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 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翻译
  • 答: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 答:在盛唐边塞诗人中,以羌笛、琵琶、胡琴入诗颇多,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等。这首《从军行》也是如此。看来...

  •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三 诗
  • 答:《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

  • 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从军行》表达了作者和战士们一样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文简析: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这句就应该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了...

  •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答:二《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三《从军行二首》是...


    网友点评:

    唐巩委19639298876: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
    汪清县2256回复: 加强语气,强调戍守边疆的无奈、寂寞和离愁

    唐巩委19639298876: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诗意是什么? -
    汪清县2256回复: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诗意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诗意分别如下: 1、《牧童》诗意: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没看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而来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饭后,已是黄昏...

    唐巩委19639298876:   从军行 王昌龄解释 -
    汪清县2256回复: LZ 你好 我很喜欢这首诗呢 呵呵 我搜集来很多赏析 把它们凑合在一起 使行文流畅些 LZ捧捧场额...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赏析】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

    唐巩委19639298876:   从军行题目意思
    汪清县2256回复: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唐巩委19639298876:   从军行的诗意(其四) -
    汪清县2256回复: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