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昌龄的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出塞》的译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答: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

  • 读边塞诗有感!!!急!!!
  • 答:极为劲健。同时,王翰又是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诗如其人,他的这首《凉州词》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所表现的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唐诗艺术增添了异彩。王翰虽存诗不多,但仅此一首七绝,也足以闻名于世了。

  •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什么意思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答:1、“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这句话出自唐朝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2、《送柴侍御》【作者...

  • 王昌龄的资料?
  • 答: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 王昌龄的解释?
  • 答: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籍贯旧有三说:太原、京兆、江宁,《旧唐书》昌龄本传以昌龄为京兆人,较为可信。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生卒年:690年-756年(享年66岁)...

  • 《闺怨诗》王昌龄赏析及翻译是什么?
  • 答: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

  •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 答: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

  • 出塞(王昌龄)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的情景?
  • 答: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 答:''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表现了作者的豪爽向上的精神。这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写什么表达诗人的爱国精神
  • 答: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的意思是:长长的、奔腾咆哮的黄河东流进入大海;巍巍的东岳、西岳雄伟挺拔、直入云天。这两句是写景的诗句,然而这句诗用借代手法用黄河和东岳、西岳,代指整个沦陷区的大好河山。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


    网友点评:

    傅傅阎13095604696:   王昌龄属于什么诗派的诗人 -
    阆中市1200回复: 边塞诗人 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

    傅傅阎13095604696:   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表达戍边将士什么想的思想感情 -
    阆中市1200回复: [答案] 《从军行》一般指组诗《从军行七首》,《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

    傅傅阎13095604696:   王昌龄是个怎么样的人? -
    阆中市1200回复: 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伟大诗人!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特别有才华: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望采纳~

    傅傅阎13095604696:   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抒5?的雄心壮志 -
    阆中市1200回复: 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多充斥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愿为国 家安边宁民、 长治久安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以及盛唐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 进取精神.“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寒” (王昌龄《从军行》) ,“气高轻赴难,谁 ...

    傅傅阎13095604696:   王昌龄诗基本内容 -
    阆中市1200回复: 王昌龄诗的内容 唐代七绝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当推王昌龄和李白.正如明朝胡应麟《诗薮·内编》中所评:“七言绝,如太白、龙标,皆千秋绝技.”龙标即王昌龄,因其曾被贬为龙标尉而得名.与李白相比,王昌龄对七绝着力更大,把七绝作...

    傅傅阎13095604696:   唐.王昌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阆中市1200回复: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