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沈《魏书》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关于宋孝武帝刘骏 *** 的争议
  • 答:宋孝武帝 刘骏因在一些史料上留有与生母 *** 的传闻,而使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最早关于刘骏 *** 的记载,源于北魏的官方史书,魏收所着的《魏书》载“骏 *** 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 但对于《魏书》的记载,历来有争议。《魏书》作为北魏官方正史,以北朝鲜卑族...

  • 孙坚用过空城计吗,用过的话出自那本史书
  • 答:曹操乘氏的:出自晋王沈的《魏书》。内容如下:于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

  • 《魏书》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奚斤 叔孙建
  • 答:平凉之役,师歼身虏。虽败崤之责已赦,封尸之效靡立,而恩礼隆渥,没祀庙庭。叔孙建少展诚勤,终著庸伐。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魏书》 北齐·魏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 曹操有哪几首诗?内容是什么?作诗的背景?
  • 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

  • 晋书王沈传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王沈,太原晋阳人也。沈少孤,养于从叔司空昶,事昶如父。奉继母寡嫂以孝义称。好书,善属文。正元中,迁散骑常侍,典著作。与荀颛、阮籍共撰《魏书》。时魏高贵乡公好学有文才,引沈数于东堂讲宴属文,号沈为文籍先生。寻迁尚书,出豫州刺史。至镇,乃下教曰:“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

  • 二十四史中涉及到的古文学常识
  • 答:《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

  •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2)
  • 答:《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2)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

  • 什么是六朝文学
  • 答:六朝正史,是指“四史”以后,自晋至隋南北各朝现存的纪传体史乘。凡十一部。其中三部是六朝人的著作: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魏收《魏书》。其余八部为唐初史家所修:李百药撰《北齐书》,李延寿撰《南史》、《北史》,姚思廉撰《梁书》、《陈书》;而《晋书》、《周书》、《隋书》则...

  • 《魏氏春秋》和《魏略》的记载可信吗?
  • 答:至晋授命,海内大同,著作陈寿,乃集三国史,撰为国志,凡六十五篇……先是,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由上可知,曹魏宫撰史书为王沈主撰之《魏书》。孙吴宫撰史书为韦昭主撰之《吴书》。《晋书》卷39《王沈传》言王沈于魏正元年间(254年至259年)“与荀觊、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

  • 好看的史书电子书?
  • 答:梁‧沈 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齐‧魏 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出版。唐‧李百乐:《北齐书》,...


    网友点评:

    松饺姜13742972895:   谁知道曹操父亲的名字吗 -
    汉南区716回复: 曹嵩,本姓夏侯,因做了宦官曹腾养子而改姓曹

    松饺姜13742972895:   根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出成语 -
    汉南区716回复: 登高必赋 (dēng gāo bì fù) 解释: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示例: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

    松饺姜13742972895:   如何介绍曹操 -
    汉南区716回复: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传说形象、民间形象.我们先来收民间形象:曹操的民间形象是很不好的,在宋朝时期,有很多讲三国的人,当人们听到曹操大胜刘备大败时,就会痛哭流涕;当听到刘备大胜曹操大败时,就会拍手称快,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也包括我).而曹操的历史形象却不是很差:三国演义上曹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而历史上曹操说的是:“宁可我负人,休人负我.”所以,历史的真相有时离我们是非常遥远的.

    松饺姜13742972895:   三国志作者是谁? -
    汉南区716回复: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他原是蜀汉的臣子 蜀汉灭亡后入魏 魏被晋代后入晋 因此他对蜀 魏 的历史了解较多 晋灭吴后开始写作《三国志》因而他之后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描写的三国历史蜀 魏 的比较多 比较详细 而吴的历史则比较少 比较简略--------绿野鹰扬:-)

    松饺姜13742972895:   是“登高能赋”还是“登高必赋” -
    汉南区716回复: 登高能赋 [dēng gāo néng fù] 基本释义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出 处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登高必赋 [dēng gāo bì fù] 基本释义 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出 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松饺姜13742972895:   成语指人衰老而不被重视 -
    汉南区716回复: 贵少贱老 【解释】: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同“贵壮贱老”. 【出自】:《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示例】:“乌桓、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乌丸者,东胡也……~,其性悍骜.” ◎《三国志·魏志·乌桓鲜卑东夷传》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