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用一个字概括完璧归赵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将相和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 答:将相和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将相和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故事。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是蔺相如从秦王手中守护赵国国宝“和氏璧”;渑池之会的主要内容是蔺相如在渑池酒宴上不畏强权,拼死捍卫赵国尊严;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是廉颇得知自己错怪蔺相如,负荆前去蔺相如门前请罪,两人冰释前嫌。课...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 答: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原文: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100字左右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
  • 答: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100字左右,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出自战国故事。2、秦王许诺赵王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当使臣蔺相如献璧之后,秦王却不提换城之事,蔺相如施巧计使和氏璧重归赵国。3、今多指以原物归还其主。4、 还有...

  •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
  • 答: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 完璧归赵用一句话来概括
  • 答: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蔺...

  • 渑池之会和完璧归赵故事概括
  • 答:完璧归赵: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 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

  • 概括《完璧归赵》,100字左右。
  • 答: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国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以毁玉要挟秦昭王,无奈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又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

  • 完璧归赵概括
  • 答:1、赵国有一块美玉,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到赵国说想用城池换璧。秦王素来贪婪,赵王知道他只是想将何氏璧骗到手,但忌惮秦国的强大也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办法——要么换回城池,要么将何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2、到了...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简洁点概括
  • 答:故事感慨如下:战国时,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得到它,假装用城池与赵交换。赵王很为难。蔺相如临危受命,前往秦国。但秦王欲得玉而不与城,蔺相如用妙计夺回了和氏璧,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


    网友点评:

    韶纨受19772314744: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用成语概括 -
    双阳区2034回复: 物归原主

    韶纨受19772314744:   18 <《将相和》 用100字概括一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并用上无价之宝 为难 理屈 完璧归赵 等词语 -
    双阳区2034回复: 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