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24-05-26来源:本站编辑

  • 欧阳修 伶官传序 与首段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照应的...
  • 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欧阳修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 五代伶官史传序原文注释
  • 答:五代伶官史传序原文注释如下:1、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 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

  • 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 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谁知道《伶人传序》全文,谢谢
  • 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 文言文翻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答:一、本段文字的译文:祸与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并且智勇的人大多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仅仅是伶人吗?二、相关内容:作品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

  • 赤壁赋原文
  • 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 怎么理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答:1. 解释: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2. 出自;——欧阳修 《伶官传序》3. 赏析: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将人的作为和国运盛衰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对中心论点的精辟阐释,末尾进一步将这番道理推而广之:“夫祸患常积于...

  • 《五代史伶官传序》讲解
  • 答: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一些经典的理论,例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以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还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为例证的是( )。
  • 答:【答案】:D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A、B、C三项均出现在五代之前。


    网友点评:

    娄贴浦15795431159:   翻译下列句子. (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 -
    青海省1788回复: [答案] 答案:见详解解析:(1)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3)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累积而成的,智勇...

    娄贴浦15795431159: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主要讲了哪三个方面的道理? -
    青海省1788回复: [答案]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是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例子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与观点相照应的3个道理是: 1、满招损,谦得益.(原文)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娄贴浦15795431159:   《伶官传序》中哪些句子是默写的重点?哪些句子常考翻译? -
    青海省1788回复: [答案] 默写的重点句子: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下面三个句子也很重要) 常考翻译的句子: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娄贴浦15795431159: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青海省1788回复: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

    娄贴浦15795431159: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青海省1788回复: 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

    娄贴浦15795431159:   《五代史伶官传序》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青海省1788回复: [选项]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满招损,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