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相见欢朱敦儒节奏停顿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词名句
  • 答:8.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9.燕语莺啼人乍远,还是他乡寒食。——朱敦儒《念奴娇·别离情绪》10.桃李无言,不堪攀折,总是风流客。——朱敦儒《念奴娇·别离情绪》【篇二】1.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朱敦儒《如梦令·好笑山翁年纪》2.江上见新年,年夜...

  • 杏花天·残春庭院东风晓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答:杏花天·残春庭院东风晓 [作者] 朱敦儒 [朝代] 宋代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愁多欢少。等他燕子传音耗。红杏开也未到。《杏花天·残春庭院东风晓》作者朱敦儒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

  • 请高手鉴赏—朱敦儒《鹧鸪天》
  • 答: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灯火颤。惊拥娇羞面。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青山远。愿见无由见。”这两首词与朱词结构已基本相同,均为三度对比,先言过去之相识相恋,次言别来之相思相忆,最后归结为如今之无法再...

  • 《全宋词》朱敦儒(2)
  • 答:念奴娇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念奴娇 老来可喜,是历遍...

  • 不过是大梦一场空—朱敦儒《西江月》
  • 答:上阙是作者基于过去的所感所叹,下阙作者把思绪拉回当下,认为如果有好酒美花片刻欢笑就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为什么呢?一切都是定数反正改不了,而且明天永远是一个未知数,要是再错过当下的美好时间可就太惨了,就是所谓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这首词上下阕情感从沉重转洒脱,表现出了作者对世情人生...

  • 描写春雨的语句
  • 答: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 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 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 —— 叶茵《耕钓境》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

  • 《水调歌头·淮阴作》朱敦儒宋词赏析
  • 答:“何处”二字已见出愁怀难遣,欲告无人的苦楚。于是词人瞩目于“飞鸿旧月”。飞鸿可捎来故人的音讯?明月曾是往日生活的见证人,如今可愿传去心中的'思念?它们把人的心绪带向遥远的故国,又触发物是人非之慨。此刻,作者想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私情,他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同怀国破家亡之恨的大众...

  • 三首致自己生日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 答:舞雩一濯平湖水,乡党惊呼白发新。白话释义:拄着拐杖今年被国人,悬弧早年回忆这早晨。佛身三世归依地,邻寺老和尚清净就。你知道不是感到太晚蘧,白公胜起定珍惜我春天。舞雩一洗平湖水,乡亲们惊呼白发新。2、《如梦令》[宋]:朱敦儒好笑山翁年纪。不觉七十有四。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欢...

  • 求:朱敦儒《水龙吟》鉴赏
  • 答:这几句以“但”字拍转,以“愁”、“悲”等字点染,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这首词既体现了词人创作风格中的豪放刚健,又见出词人创作功力之深厚。全词以纪行为线索,从江上风光写到远行的感怀,由个人悲欢写到国家命运,篇末以“愁敲桂棹”回映篇首的...

  • 朱敦儒促拍丑奴儿水仙原文及赏析
  • 答: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天仅台》诗有“汉水东流旧见经,银潢左界上通灵。”下片“又是”三句,写神女返回天宫后又同昔日的女伴们相聚相欢了。“又是”句言外之意是过去与女伴共处的环境即为“天风吹澹月”,今日又见如此,怎不令人欣欣然? “丁东”为象声词,是玉佩相击之声,此借代为玉佩。


    网友点评:

    西伏倩15167895282:   《相见欢》(诗)是谁写的? -
    卫东区2262回复: 相见欢 开放分类: 宋词、李煜、相见欢 目录 • 格律 • 赏析 • 翻译 • 相见欢(朱敦儒) • 相见欢专辑 • 相见欢词全集 格律 [编辑本段]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说明: 相见欢◎秋闺 李煜 ...

    西伏倩15167895282:   相见欢上阙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
    卫东区2262回复: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

    西伏倩1516789528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根据题目作答(7分)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卫东区2262回复: [答案] 小题1:词人运用 情景交融 的抒情手法(1分),描写了 落日映照万里河山,大江奔流的悲凉壮阔 的景观(1分),抒发内心 因国家衰亡而生的抑郁苍茫之情 (1分).小题2: 中原丧于敌手,贵族纷纷南逃 (1分),诗人通...

    西伏倩1516789528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 - 2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① 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 -
    卫东区2262回复: [答案] 1.夕阳,写出了日薄西山,大地被笼罩在黯淡的余晖中的暮景,让人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景色,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表达了作者沉痛的心情. 2.“簪缨散”写了贵族官僚在北宋灭亡后纷纷难逃,而江山“几时收”,表达了作者渴...

    西伏倩1516789528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相见欢①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相见欢①... -
    卫东区2262回复: [答案] 小题1: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步骤一)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步 骤二)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步骤三)(景物,“秋色”“夕阳流 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