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秋水通假字整理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三峡的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 答: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4.泪沾裳 (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③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

  • 通假字是什么啊?举几个例子
  • 答:比如孔乙己曾经说过的茴香豆茴字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之间就可以说A同B。“通”一般是指狭义的通假字,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字”,二是表示异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

  • 人教版语文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 答:1、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 )反归取之(反:)略无阙处(阙: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人皆伏其精练(伏: )2、古今异义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沿溯阻绝(沿: 溯:...

  • 《诸子喻山水》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
  • 答:《诸子喻山水》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1.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同“毕”,尽。2. 知者乐水 “知”同“智”,智慧。3. 源泉混混 “混混”同“滚滚”。4. 是之取尔 “尔”同“耳”,罢了。5. 正善治 “正”同“政”,为政。二.古今异义:1. 未成一篑 古义:差,今义...

  •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 答:本文将介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言学知识。🔤通假字通假字是指不同字形、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如“通”和“假”、“暴”和“曝”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变化其词类或词性的现象。如“日”在此处作名词,...

  • 秋水文言文解析
  • 答:7. 文言文《秋水》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急 【秋水 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 泾同径直 泾流之大 辩同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同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卒 同萃 聚集 人卒九州豪 同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二、词性活用 1.名...

  • 《小石潭记》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小石潭记》常见的题型有生字词检测,虚词实词的应用;通假字、词类的活用,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句段的阅读理解。 以及认真理解作者借游记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岳阳楼记》常见的题型有字词检测,虚词实词的应用;通假字、文常的考察、词类的活用,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句段的阅读理解。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想结合...

  • 记承天寺夜游 古文整理 如通假字有: 等等
  • 答: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亦:也。寝:睡,卧。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 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答:4、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3)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4)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

  • “由水之就下”这句古文中哪个字是通假字
  • 答:【通假字】由 通 犹 好像【原文】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网友点评:

    明奖鲁18393741982:   文言文通假字 -
    蝶山区370回复: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集(语文版) 【七(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yuè)”:通“悦”,愉快. 2、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论语六则》)“罔(wǎng)”: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

    明奖鲁18393741982:   求秋水中文言虚词的整理!求! -
    蝶山区370回复: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 2.于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 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 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明奖鲁18393741982:   非练实不食《庄子秋水》中的练实是通假字吗 -
    蝶山区370回复: [答案] 不算通假字. 《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成玄英 疏:“练实,竹实也.” 练实,就是竹子的果实.以其色白,故名.练有白色的意思,“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

    明奖鲁18393741982:   高中语文文言文有通假字的句子和意思,好的加分 -
    蝶山区370回复: 有人教版和苏教版,不知你是哪个的.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

    明奖鲁18393741982: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
    蝶山区370回复: 这个问题令人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版本不同,实词和虚词的要求也不一样. 给你列...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