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科举制度四个阶段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科举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答:(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

  • 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乡试(秀才)、会试(举人)、会试(秀才)、殿试(进士...
  • 答:科举的四个阶段中并没有两个会试。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是童生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和殿试(进士)。在正式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前,必须要参加童生试,参加童生试的人被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成为秀才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考,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 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乡试(秀才)、会试(举人)、会试(秀才)、殿试(进士...
  • 答: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没有两个会试,而是分为: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四级。1、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 ,第一名称“案首”。...

  • 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是哪四级?
  • 答:1、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2、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3、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

  • 乡试会试殿试院试的区别
  • 答:4、院试:院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阶段考试。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由皇帝指定进入国子监(即皇家学府),进行最后的考试。院试主要是为了选拔最优秀的考生,以确定他们是否能够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是选拔政治人才和官员的重要方式。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好处不足 乡试、会试、殿试和院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 科举制度有哪四阶段
  • 答:,即府、乡。会试,用八股文考出来的正达出身人选,相对说是比较有能力的行政官吏,是清官吏的主流,由京城各部到外州县都是如此。小到教谕、县丞。知县、各部主事之类的基层官吏,大到各部尚书、军机大臣,基本上都是八股文考试会试、股试得中的人,在这些参试 ...

  •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是什么?
  • 答:连中三元:即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为第一名(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四个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明朝连中三元者有二...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四阶段?
  • 答: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

  • 古代科举制度考几次?
  • 答: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

  •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哪几个等级?
  • 答:院试:院试归属于“童声试”,为地方科举考试制度,考试没有年龄限制,是士子晋升的第一步。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参加者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通过院士之后被称为秀才,之后才能有进入府、州、县学习的资格。以明清为例,院士一般三年内举行两次乡试:乡试的参加者主要是...


    网友点评:

    诸楠怎15267669640:   科举考试等级 -
    三明市1892回复: 1、院试2、乡试3、会试4、殿试 院试是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称为“大比”.如果赶上皇帝喜庆,也会下诏加开,称...

    诸楠怎15267669640:   简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
    三明市1892回复: 1、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西周的士是贵族的最低层,是军队的骨干,是武士的通称.选士的基本方法是乡里来荐举,就是所谓的乡举里选.被乡里荐举出来的人叫秀士.秀士由...

    诸楠怎15267669640:   古代科举制要经历哪些环节
    三明市1892回复: 县学考试----秀才(可以避免劳役哦)乡试(3年1次)-----举人,第1名叫解元会试(京城,3年1次)-------进士,第1名叫会元殿试(皇帝亲身出题,现场作答)-------第1名叫状元,1甲3人,2甲不超过20人,3甲要看皇帝和大臣的10年寒窗苦读......

    诸楠怎15267669640: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开始于历史哪个朝代 -
    三明市1892回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

    诸楠怎15267669640: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几次考试?与现在的应试教育区别? -
    三明市1892回复: [答案]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

    诸楠怎15267669640: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古代科举制度等级表格
    三明市1892回复: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