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章太炎对孔子评价的变化及原因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如何评价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答:总而言之,孔子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最著名的、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最早的史学家,他的言论和成绩是无可比拟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这样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菜,设则已焉,孔子布衣...

  • 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 答:4、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5、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一代宗师爱默生(1803年5月---1882年4月)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并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

  • 孔子学说
  • 答: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 孔子在评论他的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

  • 孔子思想中的改革观点是什么论语中关于改革思想的言
  • 答:但又对中国如此好奇的天主教徒而言,把儒学当作一条使儒者接受基督天启的正道,等于将孔师的智慧置于人对世界感知的最高峰.仔细想想,这一判断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辜鸿铭引导我不断深入阅读孔师之说,主要是《论语》——这些“批评之言”,论及个人在社会及宇宙和谐中所负责任的方方面面.正如我看到的晏婴对孔子的评价是...

  • 名人对孔子的评价
  • 答:《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 颜渊对老师孔子的学说如何评价
  • 答:事实上,颜回还真没犯过什么错儿,孔子这么评价颜回主要还是说给活着的人听的,更具体地说是说给问话者鲁哀公的,国君“不迁怒,不贰过”就会君臣和谐,朝政无失,从而天下大治。颜回做事很有韧劲儿,也就是常说的“持之以恒”。“其心三月不违仁”,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更主要的是让自己的待人处事的...

  • 天下之道丘不与易也,每则体现了孔子什么精神?
  • 答:第一则赞美孔子有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第三则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了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第五则反映了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这也是普通人对孔子的评价。第二则思想品质: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第四则 儒家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

  •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 答:(1)评价: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

  • 求名人对于孔子思想的评价
  • 答:《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 孔子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是对世袭制得大批判。对不对?为什么/
  • 答:整个这句话则释义为:为官从政已尽职尽责,且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即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应该将学到的知识取之于社会,再服务于社会,即要出仕为官。孔子对人才的选用,不是以身份地位为标准的,而是把学...


    网友点评:

    樊闻唯17652077634:   章学诚主要的史学思想和主张是什么 -
    黔西县1758回复: 展开全部一、历史认识中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一)关于社会历史进步的思想.中国古代史家和思想家对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起始甚早.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把这个问题作为学术争鸣的主要问题之一.自西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樊闻唯17652077634:   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
    黔西县1758回复: 不同点: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原因: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樊闻唯17652077634:   章太炎提倡国学 认为 周孔之道不外乎四个字 -
    黔西县1758回复: 周孔之道 礼乐文明

    樊闻唯17652077634:   像史记这样的经典都不需要阅读全文吗 议论文 -
    黔西县1758回复: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

    樊闻唯17652077634: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
    黔西县1758回复: [答案] 孔子生平事迹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