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管子+牧民三章解读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解读《史记》的史料来源
  • 答:如《三代世表》中说“余读《谍记》,皇帝以来皆有年数……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皇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管晏列传》中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攘直列传》中说“余读《司马兵法》,阂廓深远,虽三代征伐,...

  • 经典解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下)
  • 答: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2、本章具体用“天癸”水论述男女一生的盛衰。和合河图玄武水论,是无药元痊的根源说。3、河图一六数水(藏);二七数火(长);三八数木(生);五十数土...

  •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
  • 答: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子、同产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也。收之之道,所由来久矣。臣之愚计,以为如其故便”文帝复曰“朕闻之,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

  • “忠孝节义,礼仪廉耻”是谁提出的?
  • 答:二、解析:1、忠孝节义,中华传统美德,四字美德:忠、孝、节、义 。 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第十三章:忠孝之兴...

  • 谁帮我概括一下狼图腾的主要内容,最好有区分各个故事
  • 答:《狼图腾》第二十三章:包顺贵想大力发展农业,草原上一下子来了众多外来户,草原的宁静马上起了变化,高贵的天鹅成了他们的盘中美食,牧民和知青的愤怒无济于事… 《狼图腾》第二十四章:草原上爆发了一场人狼狗之间的声光电大战,被铁链拴着的小狼变得异常亢奋,学狗叫学不完,最后它无师自通地仰天长啸,第一次发出了...

  • 左传的刊刻情况
  • 答:《谏争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与《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仁与义的原则面前,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当然,孔子反对为谏父之过而态度激烈,导致父子反目,故《礼记·曲礼》云:“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待日后气氛缓和时再谏,此与孔子谏诤思想并无...

  • 历代学者在解读《论语.坐章》时,对孔子的“吾与点也”都有什么样的观 ...
  • 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问酬知也。曾点之对,绝不相蒙。夫子何以与之?非与曾点,与三子也。明与而实不与:以沂水春风,即乘桴浮海之意,与点即从我其由之心。三子之才与夫子之道终于不行,其心伤矣。适闻曾点旷达之言,遂叹而与之,非果圣心契合。如果契合圣心,在子当莞尔而笑,不...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 答:《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知不知,尚矣01;不知知,病矣02。夫唯病病,是以不病03。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04。今 译 知道而谦说不知道,这样最好;不知道而却说知道,这犯了不知而自以为知的错误。只有认识错误是错误,才不会犯此等错误。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

  • 新疆高考农牧民子女独生子女在疆内是否加分
  • 答:是的,可以加分,具体加分多少要看当年新疆的招生简章规定。报考民族类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除了有加分外,还有相对低于汉族考生的分数线也就是说,是相当于双重加分。而且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西南民族大学(成都)都是很好的大学。特别是前两所都在国内热门城市,...

  • 请教大家帮忙解读一下印章上分别是什么字?
  • 答:昌?;刘毓昌;行己之道;文斗书画


    网友点评:

    蒋尚纪18214831564:   《管子 牧民》篇中所提到的为政观点,在今天有什么价值? -
    常山县184回复: 衣食乃本也!古人说的留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女也乃根本!发达国家都有发达农业做基础!这就是用处!在提示我们要注意农业发展!

    蒋尚纪18214831564:   管子牧民的四顺 -
    常山县184回复: 原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

    蒋尚纪18214831564: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 -
    常山县184回复: [答案] “牧民”,牧:动词,管理. 疾:疾苦,痛苦.忧:担心,担忧. 以:要,实施,忧之以德:(因为)担心担忧民众(所以)实施德政 .勿惧(之)以罪:对应前一句,这里省略了一个之字.勿:不要. ...

    蒋尚纪18214831564:   俗之所欲 “之”的意思 -
    常山县184回复: 两种解释: 1.助词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为一个句子成分使用.比如词组或主语 宾语等 2.助词 的 就是世俗所想的意思具体的意思看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才能看这个词组中之的具体意思

    蒋尚纪18214831564:   关于民生疾苦的古诗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
    常山县184回复: [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蒋尚纪18214831564: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俗之所欲,因而与之.”——《史记.管晏列传》两句中的“六亲”、“四维”、“因而”都怎么解释? -
    常山县184回复: [答案] 出自《管晏列传》. 原文为: 管仲既任政相齐①,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②.故其称曰③:“仓... ③其称曰:“他自己称述说.以下引语是对《管子·牧民》篇有关论述的节录,其“仓廪实”三句和“四维不张”两句见于“...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