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约法三章的故事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约法三章”是什么典故?最早出自哪里?
  • 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够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在生活中,我们对话经常用到的成语基本上都有着历史典故的。比如,拔苗助长、南辕北辙、望梅止渴、四面楚歌等等。有个成语叫做“约法三章”。约法三章的意思是订立大家都要遵守的规章条例,来尽量保证不会出现矛盾、冲突。约法...

  • 约法三章的故事
  • 答:约法三章一词,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刘邦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接将王宫封闭,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退军至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还把关中的百姓召集...

  •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刘邦和谁约法三章内容是什么?
  • 答:约法三章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了,不过现代人有时候只是用这个词的大致含义,未必就一定是三章。不过约法三章在诞生之初,就是真的只有三章,究竟是哪三章呢?约法三章的主人公又是谁,这个成语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当时约法三章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约法三章的内容分别是什么?陈胜、...

  • 约法三章的故事
  • 答:约法三章一词,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成语故事“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 答:主人公:刘邦 【汉语文字】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现在指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条款。 【字词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约法三章与鸿门宴 刘邦...

  • 约法三章 是出自于历史那场战役?
  • 答:现在我自然应该称王关中之地。我与诸位父老订立简明扼要的法规,仅有二项条款:杀人者要偿命斩首,伤害人或抢劫盗窃者论罪惩办。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接着,刘邦立即派人和秦朝旧吏们到和县乡村镇张贴告示,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三秦之地...

  •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 答:约法三章背景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

  •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 答:约法三章的主要人物是刘邦。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将王宫封闭,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退军至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还把关中的百姓召集起来,宣布废除秦朝的刑法,并宣布约法三章,这...

  • 历史上刘邦定制的三条法律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
  • 答:关于约法三章的故事,《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我们知道,当时天下老百姓,最痛恨秦朝的,就是它的严刑峻法。既然老百姓痛恨秦朝的严刑峻法,为什么刘邦搞出这三条法律,老百姓反而拍手称快呢?刘邦“约法三章”,看起来又增加了三条法律,做的是...

  • 约法三章是何意·出自于哪?
  • 答:约法三章原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子婴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想住在王宫跟其玩耍,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于是召集各县父老、豪杰,...


    网友点评:

    蒲逸昌15338789565:   约法三章说明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
    子洲县3002回复: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各人都拣值钱的金银财宝拿,闹得乱哄哄的.刘邦在将士陪同下,来到了豪华的阿房宫.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幔帐、摆设儿好看得叫人睁不开眼睛. 这时候,他的部将樊哙(音kuài)闯...

    蒲逸昌15338789565: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约法三章的典故 -
    子洲县3002回复: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四面楚歌,是在项羽被刘邦围攻时,汉军吹的歌声,暗渡陈仓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有记载,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韩信.

    蒲逸昌15338789565:   关于完璧归赵,约法三章,纸上谈兵,三顾茅庐的故事大概(四选一) -
    子洲县3002回复: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