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前赤壁赋》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 答: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

  •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答:《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写作特点: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 赤壁赋的情感苏轼用赤壁赋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 答: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 赤壁赋中表现出苏轼对明月初生景象的喜爱?
  • 答:《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

  • 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 答:《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

  • 前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 答:前赤壁赋苏轼原文:壬(r m)戌(x o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举酒属(zh U)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 d o)焉,月出于东 山之上,徘徊于斗(d o 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 ng...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什么意思?
  • 答:出自《前赤壁赋》,此句译为: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这里的美人是暗指当时的君主,因为苏轼怀才不遇,故有此所指。 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

  • 文言文《赤壁赋》全文的翻译
  • 答:《赤壁赋》原文:【作者】苏轼 【朝代】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 赤壁赋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思想
  • 答:《赤壁赋》以它优美的词章、空灵的意境、深沉的思辩在我国古代散文中熠熠生辉,同时因为苏轼自身思想的复杂而使本赋的主要思想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受儒家的影响,“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读苏轼〈赤壁赋〉》,吴小如...

  • 赤壁赋的有关知识
  • 答:这三大文体特点由前辈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定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追随其后又出以变化,使“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完美结合。这在前赋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向来谈论苏轼文赋者多重视前赋而忽略后赋,或以前赋涵盖后赋,从未把它们当作在思想上相呼应、在境界上相对照、在结构上有区别的“连体双...


    网友点评:

    辛竿妹15237034438:   结合作品分析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艺术特征 -
    零陵区1329回复: 赤壁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

    辛竿妹15237034438:   前赤壁赋反映内容是什么 -
    零陵区1329回复: 《前赤壁赋》赏析编辑整理《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

    辛竿妹15237034438:   苏轼《赤壁赋》 -
    零陵区1329回复: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

    辛竿妹15237034438:   求 苏轼 《前赤壁赋》 或者《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赏析 大约300 - 500字左右! -
    零陵区1329回复: [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该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身坎坷...

    辛竿妹15237034438:   赤壁赋读书笔记,赏析 -
    零陵区1329回复: 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

    辛竿妹15237034438:   前赤壁赋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
    零陵区1329回复: 《前赤壁赋》赏析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1、主...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