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为什么钟情于赤壁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读书札记|《苏东坡传》第十六章 赤壁赋
  • 答:在黄州,苏轼作为农人,衣食足堪自给;作为诗人,有闲暇,有美景和美酒激发他的想象。这样对苏轼来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了。说他是神仙,外在,拿他自己的话说是“轼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更相阔数年,索我阆风之上矣。”内在,是他的精神安然自在、内心宁静欣悦。

  •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答:写作特点: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

  • “苏东坡赤壁游舟,韩信钩于城下”怎么理解?
  • 答: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于嘉佑年间考中进士,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苏东坡诗句,诬其“讥切时政”逮捕下狱,不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趋向消极,经常与朋友泛舟赤壁,以遣忧愁。

  • 为什么苏东坡在赤壁之下饮酒乐甚?
  • 答:看到好山好水好风景,心情快乐 【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赤壁赋》文徵明书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

  • 苏轼《前赤壁赋》鉴赏
  • 答:导读: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 赤壁怀古怀东坡 赤壁的存在为了苏东坡 怎么理解
  • 答:赤壁的存在为了苏东坡,因为:1、让作者有了借景抒情,留下佳作的机会。2、作者为赤壁赋予了更磅礴的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 苏轼《赤壁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答: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

  • 王叔远送的核舟上边刻的为什么是苏东坡泛赤壁,有何深意?
  • 答:这恰是王叔远高妙之所在!苏轼与黄庭坚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佛印是苏轼最为知己的僧友,他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知己同游,是何等的欢愉畅快!王叔远将黄庭坚、佛印与苏轼同游赤壁的场景刻在核舟上,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现,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想象...

  • 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写成赤壁赋的?
  • 答: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元丰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

  • 苏东坡为什么两次游赤壁
  • 答:没办法,被贬官到了黄州,心情压抑了,得出去透透气,都住在长江边,经常走走也很正常,再说那赤壁又不在黄州,只是他自以为罢了……


    网友点评:

    房弯凯17338278449:   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怀念周瑜 -
    华亭县838回复: 周瑜少年得志,苏轼自己那时“华发早生”且壮志未酬 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危胁, 因此, 他渴望有个像周瑜这么个人物来以弱胜强,扭转乾坤.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抱负.怀周瑜一方面表达对周瑜的“赞扬”,同时慨叹自己的身世.

    房弯凯17338278449:   初中历史——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目的 -
    华亭县838回复: 抒发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表达对三国时期英雄的怀念

    房弯凯17338278449: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三国人才辈出,为何作者只仰慕周瑜 -
    华亭县838回复: 因为作者去了赤壁,在赤壁怀古.而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改变天下局势,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周瑜,加上历史上周瑜美资容,好音律,性情高洁,胸怀宽广,年纪轻轻便可以统帅一方,又有孙策这样的知己,军事才能和军事见地也很高,可惜天妒英才,36岁遍在战中旧疾复发而死,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豪放派的苏轼深深仰慕和惋惜吗?三国人物中人才济济,让人欣赏的也很多,而我最爱者恰恰也是周郎.

    房弯凯17338278449:   苏轼为什么仰慕周瑜? -
    华亭县838回复: 因为周瑜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且抱得美人归, 而苏轼刚刚倒了八辈子血霉正被发配往西南.人比人气死人

    房弯凯17338278449:   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独怀念周瑜
    华亭县838回复: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