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的背景资料20字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苏轼婉约风格 背景
  • 答:“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

  • 苏轼背景600字
  • 答:苏轼,豪放派诗人。世称苏东坡。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轼”指车厢前的扶手,取这个名字说明父亲希望他...

  • 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 答: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

  • ...词)他的生平 密州出猎和浣溪沙的写作背景
  • 答:《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写作背景: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 苏轼苏辙名字的含义
  • 答:苏轼名字的寓意: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关于苏辙名字中“辙”的意思,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这...

  • 苏轼,苏辙两位诗人的名字,是什么含义?
  • 答:苏轼名字的寓意: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而苏辙名字中的“辙”,本义是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往下看以及撤退了)”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

  • 轼,字的含义是什么?
  • 答:1、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凭轼。2、凭轼致敬。轼拼音:shì,部首:车部,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0画,五笔86:LAAG 五笔98:LAAY,仓颉:KQIPM

  • 苏轼背景
  • 答: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

  • 苏轼的资料
  • 答: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神宗时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

  • 求杜甫、李白、苏轼这几个人的详细经历。从家庭背景开始。最好有点风 ...
  • 答:从家庭背景开始。最好有点风流逸事就最好了。谢谢了 越详细越好呀。... 越详细越好呀。 展开 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匿名用户 2008-05-19 展开全部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网友点评:

    翁相栏18287204665:   关于苏轼的简介 -
    高台县592回复: 千古风流话苏轼苏轼,生于1037年,死于1101年,他的一生显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岁的苏东坡中进士,得赴仕途.从此宦海沉浮,起落有声.曾先后被贬或被调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颍州、惠州、谵州等.如此的...

    翁相栏18287204665:   苏轼简介 -
    高台县592回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翁相栏18287204665:   苏轼简介 - 苏轼的介绍及作品
    高台县592回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

    翁相栏18287204665:   浣溪沙 苏轼 写作背景 -
    高台县592回复: [答案]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

    翁相栏18287204665:   水龙吟 苏轼 的写作背景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一定要详细 -
    高台县592回复: [答案] 再从这首词的背景来看,更有助于我们探析.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45岁的苏轼,正谪居黄州.是年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章作了一词来,当时十分被看好,也送了好友东坡,此词曰:“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

    翁相栏18287204665:   苏轼写的浣溪沙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高台县592回复: [答案]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簌簌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