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赤壁赋感悟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人间自在是清欢:读《苏东坡传》有感
  • 答:情之所致,前后《赤壁赋》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引得古人今人几多遐想和感悟。也许真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始到工”,身处黄州的苏东坡似乎才情盎然勃发,不似于之前讽刺诗那么尖锐,“黄州词”透着一种畅快淋漓之感。“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高昂豪情;“春色三分,二分...

  • 春游东坡赤壁
  • 答:东坡赤壁位于黄州城的西北边,始建于西晋初年,后多次重建,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写下了前后赤壁赋等流传千古的著名作品,黄州的赤壁遂成为名扬中外的著名人文胜迹,并与苏东坡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清康熙末年更名为“东坡赤壁”。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来到黄州游历了东坡赤壁...

  • 求对苏轼个人赏析(生平 人品为人 的评价感想) 500字
  • 答: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 道家儒家对苏轼写的前赤壁赋的影响
  • 答: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关键词:儒家 道家 释家 儒道互补 达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

  • 滕王阁序,赤壁赋,兰亭集序有何异同
  • 答:3、体裁不同:《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是序文,且《滕王阁序》是骈文,《兰亭集序》是散文,而《赤壁赋》则是赋体。二、相同点:1、成就:三者都是古文名篇,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2、哲理性:三篇文章都在写景叙事抒情之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滕王阁序》全称《秋日...

  • 赤壁怀古是游赤壁时作的吗
  • 答:告别东坡石像来到二赋堂,那里有苏轼名扬天下的前后赤壁赋。 我最喜欢的还是《水调歌头》里面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写得美极了。 爬上赤壁矶头的问鹤亭,举目远眺前方滚滚长江,我再也忍不住了,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真...

  • 你更欣赏苏东坡还是王安石?
  • 答:个人更欣赏苏东坡。原因如下:1、喜欢欣赏苏东坡的文学才华。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诗、词、赋,画过许多画。最让人震撼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赤壁赋》,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人不喜欢这首词和这篇赋的。2、喜欢富有文学才华的苏轼,不是由于文辞的华美,而是因为充满在文字之间的那份达观...

  • 求一篇 以读了苏轼而感悟的文章 题目是《走进苏轼》 急用!!!
  • 答:多次到黄州城外赤壁山游览后,苏轼的心境有所改观,但心中仍有矛盾存在。心中既被现实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又枯苗望春似的想从老庄佛学中得到解脱。但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渐渐放下了些许的愤恨,更加接近接受自己所面临的事实,增强了信心。他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正反映...

  • 赤壁赋是苏轼的吗
  • 答:是的,是苏轼所写。只是苏轼写赤壁赋的地方,据考证并不是真正的三国古战场赤壁所在地。苏轼写赤壁赋的地方,是现在的湖北黄州,所以这里的赤壁被称为东坡赤壁。

  • 求名家对苏轼的评价!!
  • 答: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苏轼的全部作品,见百度国学《苏轼集...


    网友点评:

    皮滕待13462119373:   《前赤壁赋》感悟 -
    乌拉特中旗2333回复: [答案] 晋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这是一篇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根据提示便知文章是由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萧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

    皮滕待13462119373:   《赤壁赋》一文,作者的感想是怎样由乐转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
    乌拉特中旗2333回复: 客人在赤壁自然想到了当年的曹操,以悲凉的箫声为契机,想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渺小,曹操这样的盖世枭雄尚且消失在历史之中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又能如何?而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皮滕待13462119373: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的那句话让人感受最深,有什么认识 -
    乌拉特中旗2333回复: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皮滕待13462119373:   苏轼的赤壁赋讲什么道理? -
    乌拉特中旗2333回复: 我一直都认为,苏东坡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人生的体悟和对宇宙的沉思,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不绝.然而在众多佳作中,我觉得只有《前赤壁赋》最能体现苏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赋在写景叙事时注入作者主观情感,文辞飘逸清...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