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荀子劝学的论证特点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劝学》的论证方法
  • 答:比喻的形式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先秦·荀子《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_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

  • 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 答:论证思路:从学不可以已开始,到积土成山,再到学恶乎始,最后到百发失一。论证方法:作者采用了采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层层推进,上下呼应,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

  • 劝学是一篇什么散文,主要论证了
  • 答:(1)《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叙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2)文章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拓展:《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

  • 《劝学》的论证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本文回答?
  • 答: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 荀子的劝学反复用比喻论证有什么益处?
  • 答:使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

  • 劝学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答:《劝学》第四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终日而思”的成果与“须臾之所学”的成果进行对比,将“尝跂而望”的景象与“登高之博见”进行对比,突出学习的重要性,表现出学习对于增进见识的重要作用。《劝学》的赏析 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有条理、有层次...

  • 《劝学》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 答: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运用三组对比分别从积与不积舍与不舍用心一与用心造三个角度展开论证。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

  • 如何赏析《劝学》的写作特点?
  • 答:《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它的写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条理清晰:《劝学》的篇章结构非常清晰,分为三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论点,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2. 比喻生动:《劝学》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

  • 《劝学》的论证方法
  • 答:正面比喻和反面比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积”与“不积”,态度不同,效果迥异,足以证明注重不断积累的重要性。整体赏析 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文章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君子慎其所立乎”...

  • 简析《劝学》是怎样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来增强说服力,使道理更加生动形象...
  • 答:回答: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三段):...


    网友点评:

    娄潘壮18279745252:   怎样用<劝学>里荀子的论点,要用上.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正反论证 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 -
    南宫市1570回复: 比喻论证的论点: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举例论证的论点: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正反论证的论点: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对比论证的论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娄潘壮18279745252:   荀子《劝学》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
    南宫市1570回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就是说人是可以变化的,学生不一定就比老是差,长江后浪推前浪,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大有后来在居上的可能.

    娄潘壮18279745252:   荀子的劝学反复用比喻论证有什么益处?
    南宫市1570回复: 使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娄潘壮18279745252:   也是关于《荀子—劝学》的问题帮忙找出全文的论证,要说出论点、论据与论证哦!麻烦文中有几个,就帮忙写出来,Thanks! -
    南宫市1570回复: [答案] (马上补齐) 很多了, 1.学不可以已.(论据不用说了吧) 2.学习的重要性 (1).学习可以提高自己(青,取...) (2).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木...) (3).学习可以弥补自己(木受绳...君子博学..)

    娄潘壮18279745252:   劝学和孙权劝学各有什么特?劝学和孙权劝学各有什么特点
    南宫市1570回复: 1.荀子劝学是通过介绍学习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是从教育普及化方面来说,也就是人应该用学习来完善自身,活到老学到老;而孙权劝学则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自己的能力,而去辅助学习其他知识,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 2.用一个比喻就是,荀子给我们推荐的是什么都可以学,算是公共课程;而孙权推荐的则是与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

    娄潘壮18279745252:   荀子劝学的详细解析翻译,注释 -
    南宫市1570回复: 二、难点、重点分析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