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由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2100多年前,把儒家思想推上神坛的董仲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 答:董仲舒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结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当时思想得到统一、让儒学占据统治地位,使中央集权更加牢固、控制了人民的思想,顺应了历史统一的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文化的繁荣。所以说,最终其实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有对,它符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错,它钳制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 汉武帝运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
  • 答: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维护统治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一,防止旧势力复辟)。⑵消极影响:春秋末期以来蓬勃发展的自由思索受了致命的打击,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钳 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阻碍了社 会的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
  • 答:(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2)“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 “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4分)(3)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

  •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兴起·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 答:董仲舒使儒家由诸子而成独尊,由一家而汇融百家,在儒学发展中起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所以说他是旷古少有的大圣人、划时代的哲学家,也是不为过的。 董仲舒《春秋繁露》(明天启五年刊本) 董仲舒的理论能被武帝接受,主要是由于董仲舒能融会百家,提出切实可行的巩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稳定政局的“大一统”理论。...

  • 儒家文化的独尊儒术
  • 答: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君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术,作为独尊儒术的基础学说。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 答:(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 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 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2 )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 出不以孔子的言沦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 ...

  • 主父匽和荲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反映了什么共同目的?
  • 答: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两人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里面共同的一点就是“大一统”。反映了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以及诸侯国等势力的目的。

  •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主张是啥意思
  • 答:主要是确定儒家思想的地位。由于春秋战国。诸侯称霸,思想较为开明,各家学说盛行。秦朝短暂的统一后,又发生了反抗斗争,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尊崇道家治国方针,无为而治。到了武帝时期,国家强盛,又面临少数民族的时时侵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 答:汉朝董仲舒,汉武帝采纳的原因是因为它提倡天理道伦,忠君,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


    网友点评:

    曲妻菲15142618763:   汉武帝为什么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开远市1139回复: 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 的必然结果.

    曲妻菲15142618763:   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
    开远市1139回复: 因为儒家思想承自《周礼》,主要教化人们要注重德行,当然,这对统治者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阶级尊卑思想受到统治者喜爱.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三纲五常……等观念.使用儒家思想对天下进行教化,可以是纲常有纪,尊卑有序.更重要的是,这种阶级观念会让臣民从根本思想上服从君主.统治者当然喜欢让天下人都认同和学习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所以汉朝,以及后世基本都选用了儒家思想.

    曲妻菲15142618763: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根本原因? -
    开远市1139回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儒学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曲妻菲15142618763:   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并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
    开远市1139回复: 1、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①“天人感应”: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②“君权神授”: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 ③“三纲五常”: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 2、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曲妻菲15142618763:   董仲舒为什么为汉武帝出谋划策 -
    开远市1139回复: 因为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和外戚窦氏争权.而窦氏信奉黄老学说,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决定尊崇“儒”.其中有一个有名代表叫董仲舒,他把孔孟时的儒家学说整理并推出“儒术”,口号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利于统治者统治.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因为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其道理伦常之说能安定百姓之心,因而有助于统治者的统治,这也是跟汉武帝时期国力昌盛,人民生活稳定有莫大的关系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