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西洲曲有何艺术特色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西洲曲》双关语的具体表现
  • 答:则意为“怜心彻底红”,两句都是表达感情真挚、忠诚。《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 西洲曲中是怎样巧借景物吐真情?
  • 答:《西洲曲》一共有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诗中描写了一个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其深爱的人的相思之情,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也表现出了很是鲜明的江南水乡的特色,整首时一共有三十二句,分为四字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真勾连。第...

  • 西洲曲是一首什么诗
  • 答:西洲曲是一首南朝无名氏创作的乐府民歌。一、简介:这首是载于《玉台新咏》及《乐府诗集》。这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属“杂曲歌辞”,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此诗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 《西洲曲》解读赏析
  • 答: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

  • 西洲曲举例说明本诗是如何以景写情?
  • 答:《西洲曲》是一首爱情诗,以思念情人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以下是一些例子说明本诗如何以景写情:“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诗人通过描写鸿雁飞翔和情人望楼的情景,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这里描写了楼台的栏杆和女主人公垂手的姿态,通过景物描写...

  • 比较赏析《西洲曲》和《木兰诗》,并进一步辨析南北诗风的区别_百度知 ...
  • 答:这些都体现出了南朝民歌的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善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等艺术特点。此外,南朝民歌大多体制小巧,多五言四句。个别也有较长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而《木兰诗》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在叙述安排上也显得剪裁得体,有繁有简,详略得当。在一个相对跨度较长的时间领域...

  • 如何评价民歌《西洲曲》?
  • 答:感谢邀请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联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原文: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 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 请写具体一点!
  • 答:多反映下层民众的心理情绪,没有矫揉造作。南北朝时的民歌比之汉乐府多了不少地方色彩。比如西洲曲,轻柔绮丽,是南朝风格。而敕勒川则风格雄浑,是北朝特点。汉乐府古拙质朴,南北朝民歌流畅自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cmbtpyxg59 2011-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

  •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 答: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侣用“忆”的方式来抒写,所以全诗都作男子诉说的口气。通过她的种种情况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轻灵、纯洁多情的少女形象。这是全诗在艺术构思上的总的设想。2、名家点评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西洲曲》,乐府作一篇,实绝句八章也。每章首尾相衔,贯串为一,体制...

  • 《西洲曲》:真正的好诗,应该是这样
  • 答:《西洲曲》出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最早收录在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作者姓名已佚,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很可能是经过文人润色过的南朝民歌。这类无名氏的诗歌非常有趣,其一是很可能不是一人所作,其二它一出现在人们面前,就展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令人不得不佩服。《西洲曲》讲的是什么呢?


    网友点评:

    侯亨朗19566724115:   西洲曲和木兰诗的不同之处. -
    南谯区1591回复: 《西洲曲》描写的是江南采莲女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木兰诗》描写的是北方女子替父从军、杀敌报国的故事.《西洲曲》全篇均为五言句,每四句一个段落,同时转换韵脚,形式比较整齐;比、兴手法运用较多(如鸿飞满西洲、栏杆十二曲等段),内容以抒情为主.《木兰诗》以五言句为主,交错使用七言句;段落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变.语言直白,赋的手法(铺陈直叙)运用较多(如开我东阁门一段),内容以叙事为主.

    侯亨朗19566724115:   南朝乐府民歌 - 六朝民歌有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两大类,各有何特色?要举例说明啊!!!?
    南谯区1591回复: 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清商曲辞”中所收主要为“吴歌曲辞”和“西曲歌”两类.《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西曲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可见吴声歌曲是长江下游以建业(今南京市)为中心这一地区的民歌,西曲歌则是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民歌.前者的歌辞比较集中,尤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华山畿》、《读曲歌》等为多;后者则曲调较多而歌辞不很集中.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