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语言《拔苗助长》教案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揠苗助长》教案
  • 答:《揠苗助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 答:师:请4个能干的小朋友分段读一读这个故事,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什么?4、出示提示,交流大意:课文讲了一个农夫,巴望自己家的和苗快点长大就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和苗全枯死了。四、学习课文。(一)知道“揠苗助长”的原因 1、提问:农夫问什么要“揠...

  • 拔苗助长教案
  • 答: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寓言《拔苗助长》,使学生知道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2.识字14个,能熟读课文。教学重点:识字15个,能熟读课文,理解寓意。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课件放映《拔苗助长》。谁听过这个 故事 ?给大家...

  • 小学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范文锦集
  • 答:4、“揠苗助长”这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做傻事。再读:“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你是不是有新的收获? 5、“揠苗助长”最早不是这么写的,想看看吗?出示揠苗助长资料: 【出 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 答: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古代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教学目标: 1、认...

  • 《揠苗助长》优质原创教案
  • 答:枯木逢春 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 焦急 浪费 2、辨字组词 转( ) 拔( ) 疲( ) 费( ) 传( ) 拨( ) 披( ) 佛( ) 五、作业设计 用喜欢的方式搜集有关《揠苗助长》的资料。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揠---拔 费枯疲 zhuàn (转向) 转 拨Zhuǎn(转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巩固...

  • 成语教案拔苗助长?
  • 答: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3)成语教案拔苗助长扩展阅读: 成语故事 1、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2、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小学语文二年级揠苗助长教案
  • 答:本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小学语文二年级揠苗助长教案,一起来看看。《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3、会...

  •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 答:《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那个忙着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并累得筋疲力尽的农夫显得很可笑。下面我们来看看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借鉴。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识“焦”等3个生字,会写“焦”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

  • 成语故事教案:拔苗助长
  • 答:教案一: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情境的变化,大胆想象,积极讲述。2、通过欣赏动画、同伴间的交流与猜测,初步理解成语故事所阐述的寓意。3、能倾听他人的谈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拔苗助长》的动画和字 活动过程: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颗种子,种下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了让它快快...


    网友点评:

    慕锦石15148108551:   拔苗助长》讲的是什么内容? -
    东安区387回复: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

    慕锦石15148108551:   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
    东安区387回复: 揠苗助长 [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近义]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 [反义]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慕锦石15148108551:   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的语言道理,语言故事是什么? -
    东安区387回复: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出自韩非子的说理文《五蠹之中》,列举了一个宋国人因在田间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因而不再去务农,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然而这个人最终还是没有所得,被宋国人耻笑.韩非子原意是...

    慕锦石15148108551: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10 -
    东安区387回复: 拔苗助长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慕锦石15148108551:   小学6年级语文25课《揠苗助长》的意思 -
    东安区387回复: 文言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

    慕锦石15148108551:   《拔苗助长》与《守株待兔》两位农民相遇,提纲 -
    东安区387回复: 猎人甲守株待兔时遇到了农民乙在拔苗助长,二人互嘲,认为对方做事方法有误但却互不信服,争执半天决定互换身份,猎人种田,农民打猎,并相约一年后见面.一年后,二人竟然都小有所成,甲种的田地喜获丰收,乙打猎衣食无忧,这才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