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的是谁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刘备三顾茅庐请了谁?
  • 答:冬去春来,准备再去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忍打扰,在草堂门口耐心等待许久。等诸葛亮醒了,刘备才进屋拜访。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 答: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三顾茅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 答: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 答:《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

  • 三顾茅庐的人是谁?
  • 答:02 三顾茅庐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03 汉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刘备听说诸葛亮非常有学问,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拜访请他帮助自己,第一次和第二次去的...

  • 三顾茅庐的故事 出自哪个历史时期主人公是谁
  • 答: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很多人都是听过的,现在比喻诚心实意的一再邀请别人。那么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哪个历史时期?主人公是谁?这个人在历史上十分有名,他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而他请的人则是蜀汉后来的丞相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刘备几次兵败最后投靠荆州刘表,在...

  • 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都有谁?
  • 答: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都有谁?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分别为刘备、诸葛亮两位人物,三顾茅庐这段故事展示了刘备寻找人才,三次前往茅庐拜访诸葛亮的坚持和诸葛亮的智慧才能,最终导致两人的相遇和合作,为后来的蜀汉王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刘备(161年-223年):刘备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 三顾茅庐的相应历史人物是谁?
  • 答:【举例造句】: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拼音代码】: sgml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

  • 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
  • 答: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四人。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亮居住的草庐请诸葛亮出...

  • 三国里刘备三顾茅庐请谁出山
  • 答:三顾茅庐的道理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许多人在遭遇挫折时给自己的暗示。不可否认,这种心理鼓励法确实缓解了困境中的一些不安,它让人们在困难中勇敢坚持,从而取得了辉煌的人生成就。刘备就是坚信了这一点,才最终请出了诸葛亮。其实,成功的取得,实质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


    网友点评:

    车朱策19539986270: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
    瓯海区1642回复: [答案] “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蜀汉的故事,“三顾茅庐”在现在也有招聘贤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意思.《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

    车朱策19539986270: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人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人是谁
    瓯海区1642回复: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车朱策19539986270: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三次去请谁帮助 -
    瓯海区1642回复: [答案] .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帮助的.

    车朱策19539986270:   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是谁? -
    瓯海区1642回复: [答案]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车朱策19539986270:   三顾茅庐指谁? -
    瓯海区1642回复: 三顾茅庐的是刘备,被“三顾”的是诸葛亮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