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思路思维导图

2024-05-27来源:本站编辑

  • 谏太宗十思疏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 答:《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思路:一、类比入手,亲切生动。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

  • 谏太宗十思疏的论证思路
  • 答:谏太宗十思疏的论证思路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1、先用比喻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2、再继续用比喻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3、第二段还以历史为鉴,举例论证应当居安思危。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

  •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 答: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随即第二句又从反面设喻强调“德不厚”的“知其不可”,这也是为了突出“积德”对于人君的重要性;最后第三句则直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如同“伐根以求木茂,

  •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论证方法
  • 答:《谏太宗十思疏》的第一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

  •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是怎样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说理论证的?
  • 答:如:在第一段中,“固本”与“伐根”,“浚源”与“塞源”,“积其德义”与“德不厚”,国家安定与不安定等,就是正反对举;又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取之易”与“守之难”,“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载舟”与“覆舟”等,也是...

  • 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
  • 答:《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加强对论点的证明;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

  •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 答: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三,问答1.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是怎样用对比论证来说理的
  • 答:答:本文的对比论证,主要表现在一、二段中。第一段:固本—伐根,浚源—塞源,积其德义—德不厚 第二段: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之易—守之难 竭诚待下—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 貌恭—不心服,载舟—覆舟。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答:当然,作者的行文更侧重于“守之难”角度的论述,“德衰”必然导致民心不服,久而久之,怨声载道,也就必然导致“覆舟”.这不但从反面论证了前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更重要的还是警示太宗,以引起太宗对此的足够重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一斑.那么何以避免这一切呢?由此,引出...

  • 谏太宗十思疏主要内容
  • 答:谏太宗十思疏主要内容如下:《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名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劝谏太宗皇帝在治理国家时应当遵守的十条原则。首先,魏征在文中明确指出,作为一位君主,应当具备“十思”的品质,即“思危所以求安,思乱所以求治,思始所以求终”。这十思具体包括:思患预防、...


    网友点评:

    霍何狱13311152530:   谏太宗十思疏 第一二节的关系 -
    金寨县1068回复: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霍何狱13311152530:   举例写出《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
    金寨县1068回复: 比喻论证:比如文章开篇第一句,先设比喻,后先正意.比喻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排比:开头两组.从正反两面论述“积其德义”的重要性,并用反问加以强调.语气婉曲强劲,表现出魏征敢于直谏的风貌和善于言辞的风采.第三段讲“十思”,用排比似江河奔泻,气势恢宏.

    霍何狱13311152530: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进谏成功原因 -
    金寨县1068回复: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霍何狱13311152530: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了什么观点 -
    金寨县1068回复: 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