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中的文化常识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赤壁赋》课文原文及译注
  • 答:赤壁赋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

  • 苏轼《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有哪两个通假字?再问几个文言文知识...
  • 答:1.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互相劝酒。这句就一个通假字吧。不过“樽”在古文中,也通假“尊”,酒器。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原句应该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假“凭”,乘(坐)的意思。这句解释是: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来飞去。3.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 赤壁赋文学短评600字
  • 答:2、主题思想:《赤壁赋》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缅怀历史、战争反思、人生观和自然观。文章通过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缅怀,反思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3、艺术手法:《赤壁赋》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其艺术手法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苏轼运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赤壁的壮...

  •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系道家思想
  • 答:《前赤壁赋》为北宋豪放词派代表苏轼在遭受牢狱之灾后被降职至黄州游历山水时所作。诗人一生历经三起三落,各种各样的诬告陷害是他命运多舛的罪魁祸首。而他既能够在苦闷孤独的贬谪生涯中仍然乐观淡然,也没有在仕途失意前路迷惘时丢掉积极有为的处世原则的原因,便是他能够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儒系道家...

  • 文言文赤壁赋中古今异义
  • 答:1. 《赤壁赋》中的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通“嘱” 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 环绕) 一词多义: 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2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长: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然...

  • 赤壁赋中的古今异义是什么?
  • 答:《赤壁赋》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今义-欺侮)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

  • 分析《赤壁赋》以文为赋的特点
  • 答: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2)形象...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意思
  • 答:1、文学价值 苏轼的《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的表现,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赤壁赋》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法,通过对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的。其次,《赤壁赋》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长江、山水等自然景观...

  • 苏轼的《赤壁赋》给了你哪些启示?
  • 答:1、评价: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

  • 苏轼《赤壁赋》的全文及赏析
  • 答:《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网友点评:

    李熊国15815422106:   苏东坡在文章中经常引用一些宗教的道理,《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哪?
    历下区1244回复: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这两句说:如果从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任何事物简直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原样.曾:副词,简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无尽:没有终了,不会消失.)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且夫:承接连词,近似“况且”.)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两句说: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造物者,指大自然.适:享受、赏玩的意思.) 由上,应是佛教思想: 无常的世间相,不生不灭的实际理地, 因果、因缘观念....

    李熊国15815422106:   ...三、历史故事,如老骥伏枥;四、文人作品,如青出于蓝;五、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 B.语音修辞主要指对偶、押韵、排比、反复、顶真等,如《赤壁赋... -
    历下区1244回复: [答案] B解析:

    李熊国15815422106: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文学常识! -
    历下区1244回复: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东:向东. 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于:介词,向.○“事急”点明背景,“求救”点明目的.曹军压境,加速孙刘联合的进程.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诣:到,去. ...

    李熊国15815422106:   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几篇课文的知识整理 -
    历下区1244回复: 荆轲刺秦王1 . 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