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中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在赤壁赋中,苏轼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百度...
  • 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作者: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

  • 赤壁赋中,哪一段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变化?
  • 答: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

  • 赤壁赋中有几处词类活用?
  • 答:北宋苏轼创作的《赤壁赋》中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释义: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2、凌万顷之茫然。释义:越过茫茫的江面。(1)、凌:古义:越过。今义:欺辱,欺侮。(2)、茫然:古义:辽...

  • 《赤壁赋》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 答:北宋苏轼的《赤壁赋》中的特殊句式有:1、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释义:有会吹洞箫的客人。凌万顷之茫然。释义:越过那茫茫的江面。2、被动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释义: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3、宾语前置: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释义: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 赤壁赋中有关人与自然不变的句子是?
  • 答:1、《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时以精练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历来为人称道。2、《赤壁赋》中苏轼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三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饮酒咏诗兴致飞扬的情景。3、《赤壁赋》中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表现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

  •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
  • 答:《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

  • 赤壁赋中表现出苏轼对明月初生景象的喜爱?
  • 答:中天日月悲分影,对局英雄付逝波。形胜空传二赤壁,文章谁肯百东坡。荆州风景今何似,秋夜时闻窈窕歌。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其机轴略同《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遍观...

  • 赤壁赋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什么意思
  • 答:这句话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文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为:交错地躺在舟中,不知道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引申为:做事投入或者乐在其中,忘记了时间 望采纳

  • 《赤壁赋》中作者的心情是?
  • 答: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追忆当年曹操的英雄气概,连用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不仅使行文泛起波澜,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怀古之情。当年不可一世的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就是在这赤壁之下惨败的。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转眼间就消失了,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我们在...

  • 赤壁赋中关于明月的诗句
  • 答:1.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初升的诗句 月亮初升的诗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译文: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赤壁赋》 宋代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网友点评:

    邢昆屠19321228820:   赤壁赋中的名句有哪些 -
    大冶市310回复: 名句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邢昆屠19321228820:   《赤壁赋》中的文言文字词,句式 -
    大冶市310回复: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焉”在此处是语气助词,句末,无实义.2.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为何”.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固”的意思是“原来、本来”.4.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和“友”的用法是名词意动用法,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5.耳得之而为声 “而”的用法是连词,表承接.6.吾与子之所共适 7.纵一苇之所如 最后两个问题,“之”的用法,这个太难了.有个帖子专门讨论这个“之所”.可以参考一下:http://bbs.ruiwen.com/viewthread.php?tid=12250

    邢昆屠19321228820:   赤壁赋中的一句话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前几句诗? -
    大冶市310回复: [答案]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