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前赤壁赋的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百度...
  • 答:第五部分(从“客喜而笑”至结束)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主人(作者)的一番议论说服了同游的客人,从他们饮酒作乐、醉于山水的一系列动作中,具体地勾画出这些文人雅士洒脱的精神气质,酩酊大醉之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泛舟夜游,陶醉在山水风月之中的欢快心情。这段舟中尽心饮酒的结尾,与开头泛舟饮酒遥...

  • 赤壁赋全文翻译是什么?
  • 答: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

  •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 答: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

  • 苏轼《赤壁赋》的全文及赏析
  • 答: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

  •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答:主要内容:《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写作特点:第1段,写夜游...

  • 赤壁赋的结构和内容
  • 答:但细究起来,在时间这一条外在线索之外,还有一条情感的内在脉络。作者此文并非以记游为主,而重在抒情议论。因此剖析此文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人物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乐一悲一喜’’的过程,全文也就可以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从开头到“羽化而登仙”,写因泛舟江上而生乐。这部分...

  • 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 答:全篇共分五段。 第一段从开头“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这是“赋”的正文以前一段简短的叙事,这里面又分三小节。 第一小节共四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第二小节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事,亦即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我在前面...

  • 文言文《赤壁赋》全文的翻译
  • 答: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赤壁赋》原文:【作者】苏轼 【朝代】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

  • 赤壁赋中表现出苏轼对明月初生景象的喜爱?
  • 答: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

  • 高二语文《赤壁赋》的分析介绍
  • 答: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


    网友点评:

    奚左慧18229141441:   赤壁赋第一句是什么
    建平县972回复: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奚左慧18229141441:   对这篇《赤壁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建平县972回复: [选项] A.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 作者写曹操槊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 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 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奚左慧18229141441:   《前赤壁赋》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哪些我很急呐!欲有知者,请速与回应! -
    建平县972回复: [答案] 《前赤壁赋》赏析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1、主客的...

    奚左慧18229141441:   《赤壁赋》第一段中哪句诗是出自《诗经》? -
    建平县972回复: 第一段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于诗经.1. 出自《诗经》. 原文如下: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2. 浅析: 这两句的...

    奚左慧18229141441:   帮忙回答关于赤壁赋的几个问题?在赤壁赋这课中~~~1.苏轼对人生
    建平县972回复: 赤壁赋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

    奚左慧18229141441:   赤壁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建平县972回复: 对尘世不满,想出世的消极的道家思想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