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第一段苏轼为什么乐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赤壁赋第一段写了何事何景何感,作者为何而乐?
  • 答: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

  • 赤壁赋中苏轼为何而乐
  • 答: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 《赤壁赋》中第一段写"苏子与客''月夜泛舟赤壁之乐.这种"乐"是通过什 ...
  • 答: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 《赤壁赋》中“于是饮酒乐甚”,苏轼在游赤壁是心情为何而乐?试分...
  • 答:那是一种超越,超越了个体的局限,引向更宏大的时空长河,引向更深入的当下。这就是后面写的“唯江上之明月与山间之清风,耳听之为风,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大自然是无尽藏也”

  • 赤壁赋中苏轼为什么饮酒乐甚
  • 答:身心与自然相融。赤壁赋中俗虑尽除,宛若仙人,此时身心与自然相融,于是苏轼发出了“饮酒乐甚”的感慨,又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于是饮酒乐甚”的“乐”应读什么音,是yue还是l...
  • 答:“乐”应读le 前面所分析的作者感情,并没有点明,到第2段开头一句“于是饮酒乐甚”,用一个“乐”字点明,小结了第1段。“扣弦而歌之。”是击打着船帮而唱歌,仍承接“乐”而来。这两句说,于是相对饮酒,十分快乐,一边敲打着船弦,一边唱起歌来。

  •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答: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第3段,写...

  • 前赤壁赋中作者前面写的乐和后面写的喜是否一回事?为什么?
  • 答:不是,前者为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后者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 谁知道前赤壁赋各段的段意
  • 答:各段主要内容为:第一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让他们有了飘然欲仙的感觉。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的快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第三段:客感慨人生无常,自我渺小。第四段:集中表现苏轼豁达心胸的一段,全文重点阐释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第五段:...


    网友点评:

    麻关陆15195866980:   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时的联想 -
    上林县1942回复: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

    麻关陆15195866980:   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 -
    上林县1942回复: 苏轼被贬官路过赤壁,在赤壁面前苏轼面对滔滔江水,大好河山,雄伟的赤壁想起了周瑜写下了《赤壁赋》,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将他当时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长尝拜妒之德瓣泉抱沪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麻关陆15195866980:   赤壁赋第一段第二段的问题 -
    上林县1942回复: 第一段 思考:(1)本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景色有:清风 明月 江水 活动有(动作):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歌……,纵……凌…… 感觉: 浩浩乎……飘飘乎…… (2)解释下列词语 白露:白茫茫的露水 纵:任凭 茫然 :辽阔的样子 冯虚:凭虚,凌空的意思第二段 主要内容是写:饮酒放歌,客箫悲凉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