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郑板桥《怀潍县》诗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传统风筝流派分别有哪些主要特点
  • 答:悠久的文化历史,形成了潍坊风筝特有的地方色彩。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明代更加普及。到清乾嘉年间盛行乡里。曾在潍县任七年县令的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他《怀潍县》一诗中就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潍坊一带放飞风筝的情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 形容无意争夺的诗句
  • 答:--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

  • 形容“做事没有动力”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 答:--清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

  • 有关风筝的古诗
  • 答: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 关于风筝古诗
  • 答:赏析: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见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4、《怀潍县》清·郑板桥。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翻译: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

  • 关于放风筝的诗
  • 答: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使一个天真、生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过潍县县令,他在《怀潍县》诗中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道光年间...

  • 谁有郑板桥的《潍县署中寄弟墨》
  • 答: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无论时文、古文、诗歌、词赋,皆谓之文章。今人鄙薄时文,几欲摒诸笔墨之外,何太甚也?将毋丑其貌而不鉴其深乎!愚谓本朝文章,当以方百川制艺为第一,侯朝宗古文次之;其他歌诗辞赋,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贯串,以无真气故也。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

  • 关于理想与风筝的诗句
  • 答: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使一个天真、生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过潍县县令,他在《怀潍县》诗中吟道: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道光年间潍县金石...

  • 急求!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高清大图!墨竹题诗图...
  • 答:急求!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高清大图!墨竹题诗图 10 郑板桥《墨竹图题诗》全诗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山东巡抚包括的一幅《墨竹图》... 郑板桥《墨竹图题诗》全诗是:衙斋卧听萧萧...

  • 怀潍县 郑板桥古诗原稿在那?
  • 答:怀潍县 郑板桥古诗原稿,时隔255年的今天,已经找不到了,遗失了。


    网友点评:

    明缪彪17555612113: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
    铁岭市2178回复: [答案]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明缪彪17555612113:   关于放风筝的诗 -
    铁岭市2178回复: 描写放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借物讽人,意...

    明缪彪17555612113:   郑板桥知潍县简要概括文中百姓的生活状况 -
    铁岭市2178回复: 郑板桥,乾隆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正逢连年受灾歉收,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怎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刺击他们面部,然后赶出云.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十分难得的好官!

    明缪彪17555612113: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介绍 -
    铁岭市2178回复: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语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又名墨竹图题诗.这首诗是郑板桥(郑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

    明缪彪1755561211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铁岭市2178回复: 这是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全诗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萧萧:竹枝叶摇动声 些小:小小 关情:牵动感情 这首诗是意思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