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郑板桥《竹》诗原文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关于竹的古诗
  • 答:20、《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的植物是
  • 答: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 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

  • 竹石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求答案
  • 答: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

  • 郑板桥的《竹石》全诗
  • 答:郑板桥的《竹石》是中国清代文人郑燮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该篇作品的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 《竹石》全文: 竹,人所共知也。石亦人所共知也。竹与石,吾闻之矣。竹石不受命,有知有性;而其体又肤且臭,似可以动推者,亦观其有盖举起拿之势焉。推竹石莫逆于力,力之大者,动之...

  • 郑板桥的《竹石》的诗原文是什么?
  • 答: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关于竹子挺拔的诗句
  • 答:5. 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1、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原文选段: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释义: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

  • 关于郑板桥“竹”的诗句有哪些?
  • 答: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 《郑板桥·竹石》原文、注释与赏析
  • 答:因此可以说此诗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在中国人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

  • 竹石作者写作背景
  • 答: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竹石》写作背景:《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 赞美竹子的诗歌或散文
  • 答:一、《竹石》作者:清代郑板桥 1、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3、表达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


    网友点评:

    封程朱19139813168:   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原诗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请问整首诗是意思?主旨是什么?... -
    城阳区235回复: [答案] 这首诗的原意是:新竹子高于老竹子,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老竹子的催生与滋润,等到第二年新竹变成了老竹,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竹子才能一年比一年多,一棵比一棵高,最终形成了成片的竹海.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

    封程朱19139813168:   郑燮《板桥题画 竹》原文 -
    城阳区235回复: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