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郡县乡里亭正确顺序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刘邦曾做过泗水亭亭长,这个亭长在现代是个多大的官?
  • 答: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和县是地方的基本行政单位。当时还没有省的概念,郡相当于现在的市,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县下又设乡、亭、里三级,其三者的关系是“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不过乡、里、亭三者性质是不同的。乡和里是行政单位,所以我们现在常说“乡里乡亲”。亭较为特殊,它的...

  • 刘邦曾做过泗水亭亭长,这个亭长在现代是个多大的官?
  • 答:我们知道秦朝的时候是实行郡县制,从上到下,依次是郡,县,乡,《汉书·百官公卿表》有记载: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那古代的一里有多长呢?《秦秋·谷梁传》和《说文解字》里面有记载,三百步为一里。 那一步又是多长呢?《汉书·食货志》上记载,一步是六尺。那一尺又是多长呢?现在出土的商鞅量尺,...

  • 郡县之下是乡里吗
  • 答:郡县制始于春秋,终于隋。在东汉末至南北朝为州郡县制,郡县下为乡,亭,里,村

  • 现在常说乡里和村庄,在古代这四者如何排序?
  • 答:亭作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除亭长外,还有亭侯、亭佐、亭父、求盗等。这个时期,乡、里的社会职能更加完善,举凡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乡里选举等,无不由其承担。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乡里制度受到严重冲击。人们为了自保避乱,纷纷脱离原来的里伍编制,以宗族或乡里为基础,...

  • 古代官阶的划分及名称
  • 答:主簿, 县府门长,官众事。廷掾, 督乡事。主记室, 管文书。少府, 主财用。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 主兵卫。门下议曹, 参议诸事。门下掾史, 闾师。县佐,县史, 秩俸百石以下。七,县以下的机构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

  • 郡县制中的乡里是同一级吗
  • 答:不是,乡就如同镇,而里是村一级别的

  • 古代如何治理乡村?
  • 答: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乡里制已成为基层行政组织,分别由乡长或有司掌管。但是由于春秋战国的大动荡,乡里制度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行政制度,而是更多地与军事组织关系密切。秦汉时期的乡官制。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将全国化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乡里组织,...

  • 秦朝的乡长,里长如何产生?
  • 答:乡长里长亭长都是由推举制选出来的。直接向当地县长负责。他们也没有国家俸禄。工资有当地县长县丞等出资。秦汉时乡间有掌教化的三老,乡官多由其举荐,三老多为当地名门望族,或有学士之人。秦朝制度十户为一里 有里长 十里为一亭 有亭长 十亭为一乡 里长即一里之长。《秦律》都称为“典”。《...

  • 汉代及三国时期封候,有亭候、乡候、县候之分,那关内候、万户候是什么...
  • 答:1、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2、食邑万户以上的列侯(彻侯),号称万户侯,万户侯是一种世袭的爵位,属于列侯。3、东汉将西汉的第二十等列侯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县、乡、亭侯都统称为列侯,位视三公,而关内侯不变,仍次列侯(县乡亭侯)一等,位视上卿...

  • 麟游县行政区划
  • 答:1940年,联保制变为乡保制,建国后废除乡保,实行区乡制,麟游县分为4个区和22个乡。1952年和1956年的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县内曾调整为6个区,32个乡,153个行政村,再到后来的3个区,212个自然村。具体分布如崔木区的5个乡,招贤区的4个乡,两亭区的4个乡,以及桑树塬和镇头两个直属乡。1...


    网友点评:

    尹滕吉15012154537:   三国一州、一郡、一县中有哪些官职、顺序大小? -
    合阳县767回复: 汉的行政区分为郡(国)、省二级.郡之上还有监察区性质的州. 州的长官为刺史(中平五年改称州牧;京畿地区的司隶部长官特称校尉),其主要职责是巡察下属郡国政务,年终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汇报(上计),劾奏不称职的郡国长官....

    尹滕吉15012154537:   秦朝乡里长官秦朝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那么乡里以下的长官如何任命 -
    合阳县767回复: [答案]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县,万户以上者... 县以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