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译文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瞑目而无见者也...
  • 答: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裏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麽也看不见要好。延伸意义可这样理解:年轻时多做学问对自己整个人生的影响像是太阳一样大,年老时做学问对整个人生的影响像蜡烛一样微弱,但即便如此,年老时也不能停止学习!出自《颜氏家训·勉学篇》。《颜氏家...

  •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文言文翻译
  • 答:《颜氏家训·勉学》原文节选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勉学》翻译 古人求学的为了充实自己,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 颜氏家训・勉学篇阅读答案附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阅读答案附翻译...
  • 答:颜氏家训·勉学篇。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

  •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5养亲承志诚谏贵义尊贤容众正直言信_百度知...
  • 答:【原文】8.6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①,怡声下气②,不惮劬劳③,以致甘腰④,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⑤,不忘诚谏⑥,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⑦,礼为教本...

  •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现代文翻译
  • 答:翻译: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本句出自南北朝·颜之推《勉学篇第八》,原句: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翻译
  • 答: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

  •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原文及译文
  • 答: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关于颜氏家训勉学第八译文如下:从古至今的那些圣明帝王,他们都必须...

  • 古之学者为已,以补不足也翻译及原文
  • 答:古之学者为已,以补不足出自勉学。勉学为《颜氏家训》第八篇的篇名,一部分被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作者颜之推,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所著《颜氏家训》共二十篇,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事,为学经验的总结。...

  • 勉学的译文
  • 答:勉学点击答案 颜氏家训勉学篇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1-27 勉学解释和全文翻译, 735 2013-12-10 《勉学》翻译 12 2016-05-27 勉学的注释译文 3 2013-02-16 求《勉学》翻译 51 2014-11-14 勉学翻译 2 2010-07-20 译文 勉学 8 2007-12-27 勉学译文 24 2016-05-27 勉学的作品原文 1 更多...


    网友点评:

    伊弦定13677245908:   请问可以帮我一下忙吗?就是翻译文言文 -
    长汀县189回复: 某日,师令诸弟子以文言为文,作日记.诸君甚异之,盖皆未尝以文言为记.数生徒皆瞠目而无处起笔.子亦是,视空本.窃思之,大愿学得文言为文之术

    伊弦定13677245908:   勉学什么意思? -
    长汀县189回复: 勉学为《颜氏家训》第八篇的篇名,作者颜之推,北齐文学家,所著《颜氏家训》共二十篇,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伊弦定13677245908:   求一段颜之推勉学的译文.夫圣人之书.吾无间焉.的译文.紧急.请尽快. -
    长汀县189回复: [答案] 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屠”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