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饮鸩止渴和饮鸠止渴有什么区别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饮鸠止渴和饮鸩止渴的区别
  • 答:饮鸠止渴是错误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饮鸩止渴,所以不存在区别。读音:yǐn zhèn zhǐ kě 表达意思: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词性: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

  • 饮鸩止渴和饮鸩止渴的区别
  • 答:饮鸩止渴和饮鸩止渴的区别如下:饮鸠止渴是饮鸩止渴的错误写法,饮鸩止渴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出自南朝宋代范晔《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鸩是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

  • 饮鸩止渴和饮鸠止渴有什么区别
  • 答:写法不同。“饮鸠止渴”是“饮鸩止渴”的错误写法,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 大家认为哪个说的对。 (饮鸩zhen止渴)(饮鸠jiu止渴)
  • 答: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反义词从长计议、高瞻远瞩 近义词急功近利、漏脯充饥 希望对你有帮助

  • 饮鸩止渴和饮鸠止渴有什么区别
  • 答:“饮鸠止渴”是“饮鸩止渴”的错误写法。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成语故事 霍谞是东汉人,他自幼发奋读书,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年纪轻轻便精通四书五经,并...

  • 饮鸩止渴和饮鸠止渴哪个正确
  • 答:都正确,含义不同。1、饮鸩止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有害或冒险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后果和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含贬义,用于形容采取错误的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2、饮鸠止渴也是一个成语,但与饮鸩止渴不同。用于形容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并不是最好的...

  • 饮鸩止渴和饮鸠止渴
  • 答:饮鸩止渴,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近义词有饥不择食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 饮鸩止渴和饮鸩止渴哪个正确
  • 答:饮鸩止渴。其中鸩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其的羽毛泡过的酒有剧毒,因此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后果。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饮鸠止渴和饮鸩止渴哪个正确
  • 答:"饮鸩止渴"正确。"饮鸩止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其中,"鸩"指的是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浸泡过的毒酒可以毒死人。这个成语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 饮鸠止渴的鸠为什么读zhèn?而不是jiū?
  • 答:是饮鸩(zhen,读四声)止渴。鸩:毒药。喝毒药来解渴。“鸠”是一种鸟。


    网友点评:

    邢文致18751889416:   和杀鸡取卵相似的成语故事 -
    昌乐县173回复: 涸泽而渔

    邢文致18751889416:   xz现在经常被用错意思的成语有哪些?列二十个 -
    昌乐县173回复: 一、字音相同 1.“不胫而走”误作“不径而走”('97全国卷) “不胫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胫骨”的“胫”(jī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jìng)2.“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

    邢文致18751889416:   填完整这两个成语:饮X止渴 X蚌相争.怎么填? -
    昌乐县173回复: 饮鸩止渴 zhen 四声 鹬蚌相争 yu 四声

    邢文致18751889416:   有个成语叫饮(( ))止渴,那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
    昌乐县173回复: 饮鸩止渴 鸩(zhen)是一种鸟,他的羽毛有毒.吕不韦就是被赐鸩酒毒死的.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