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高考文言18个常用虚词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 答: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而】1.表示并列,“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表示递进、承接,“并且”“就”“接着”。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置之地,拔剑...

  • 十八个文言文虚词
  • 答: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

  • 高中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具体用法有哪些
  • 答: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

  • 高中文言文18个常见的虚词
  • 答:《蜀道难》)怎样学习文言文相关知识 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里的重点知识,学习掌握是很有必要的',上述知识简单的介绍了两个虚词的讲解,想要了解更多文言文相关知识,我推荐《蝶变文言文阅读专项》里面包含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重要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讲解,是个非常适合高中同学学习使用的教辅书。

  • 文言文18个虚词
  • 答:文言文18个虚词有:之、乎、也、而、以、为、何、若、如、皆、乃、故、以及、为之、何以、复、其、岂。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2、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3、也:表示肯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4、而:表示递进、转折,...

  •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 答: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如下: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连词而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由中国古代的...

  • 文言文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 答: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8个常考的文言虚词 1.【而】...

  •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 答: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1、而:多用作连词,表示并列、转折、修饰等关系。2、何:常用来询问原因、目的等,或表示反问。3、乎: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等语气。4、乃:常用于强调,表示就是、才等意思。5、其:多用来代指人、事、物等。6、且:表示并列、递进等关系,有时也用来表示...

  • 文言文18虚词用法与举例
  • 答:(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副词。 放。 2.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

  • 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 答: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其用法和意义如下: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


    网友点评:

    皇晏心19329798143:   谁知道语文高考考纲中文言文虚词有多少个? -
    蓬安县1653回复: 语文高考考纲中规定的文言文虚词共有18个,它们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每个词语的具体释意和例句请参阅以下网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505900.html

    皇晏心19329798143:   高考考哪18个文言虚词?
    蓬安县1653回复: 之、其、而、则、乃、以、 于、为、者、因、所、何、 且、若、与、也、乎、焉

    皇晏心19329798143:   高考文言文虚词是哪八大虚词? -
    蓬安县1653回复: 《考试大纲》规定的是18个虚词,而不是8个.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皇晏心19329798143:   给我一份高中所有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和古文词性用法 -
    蓬安县1653回复: [答案]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承接,可译为 :就;接着;或者不译...

    皇晏心19329798143:   给我高中生文言文18个虚词的详细资料 -
    蓬安县1653回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