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魏征与唐太宗文言文

2024-06-02来源:本站编辑

  • 魏徵与唐太宗,文言文答案,有注解,翻译,选择题,还有一个解答题 :唐太宗...
  • 答: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 上得佳鹞文言文
  • 答:”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4. 李世民畏魏徽的文言文答案 李世民畏...

  • 文言文魏征与唐太宗
  • 答:而有胆略 而:表转折,却 或逢上怒甚 或:有时 外皆严装已毕 已:已经 而竟不行 竟:最终

  • 李世民畏魏征 翻译
  • 答: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原文: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 《李世民畏魏征》的译文
  • 答:为您推荐: 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 李世民魏征的故事明镜 李世民畏魏征注音 李世民畏魏徽阅读答案 李世民畏魏徽翻译 李世民畏魏征在线朗读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畏魏征中心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魏征简介 其他类似问题2012-07-08 李世民畏魏征 翻译 1162 2012-10-18 《李世民畏魏征》的翻译 36 2014-06-28 ...

  • 文言文阅读魏征
  • 答:3. 文言文阅读李世民畏魏征答案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

  • 文言文关于唐太宗治国
  • 答:唐太宗用实际执行力来管理国家和官吏,造成良好的为政之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 3. 有一篇文言文是这样的,关于唐太宗的,大家帮忙找找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

  • 《李世民畏魏征》的译文?急!!!
  • 答:魏征奏起事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动。等魏征告辞后,急从怀中掏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 正例 唐太宗重用魏征,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同时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史称“房谋杜断”。这是一个很切题的“亲贤臣,远...

  • 唐太宗与魏征的小故事
  • 答: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但后人称呼最多的是“唐太宗”,有时也称“文皇帝”。“世民”的含义是“济世安民”。从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出生到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唐太宗终年仅五十岁,他是一个在隋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成熟早、功绩高、寿命也短的封建名君,受到历代...

  • 创业与守成文言文翻译
  • 答: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创业与守成》的注释:1、上:指唐太宗。2、孰:哪一个。3、...


    网友点评:

    竺钟申13560512060:   急求此古文翻译(一) (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 -
    敖汉旗38回复: [答案] 译文: 唐太宗感叹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使我衣帽端正;用古代作镜子,可以了解兴盛、衰败;如今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与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谨防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征逝世,我的一面镜子失掉了!最近我派人到他家去,得到了...

    竺钟申13560512060:   文言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魏 徵各是怎样的人 -
    敖汉旗38回复: [答案]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典故的由来是:唐太宗李世明问他的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