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翻译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翻译
  • 答: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

  • 唐太宗教子文言文
  • 答:"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 3. 陈谏译教子译文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 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②安能蓄之?是移...

  • 急求《谏太宗十思疏》的全文和翻译
  • 答:《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

  • 文言文:太宗新即位 翻译
  • 答:翻译 唐太宗刚开始继承王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引进魏征进入卧室内。因为在乎得失而访问他,魏征向来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格又耿直,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屈服,折挠的。唐太宗和他谈论。没有一次不是高兴地采纳建议的。魏征也因此为能遇到像知己一样的主人而高兴。尽力地出谋划策,知道的没有不...

  • 对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思中某句的鉴赏?
  • 答:魏郑公谏止唐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随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乂(yì,承平无事)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

  • 文言文一道翻译
  • 答:”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务:致力。 受:接受。 诚:确实,的确。 因:于是。 廷:当廷,名作状。 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致力于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一次,听人说,在办理案件的官署、部门里,有很多官员受贿,于是(...

  • 大庖西封事文言文翻译
  • 答:1. 大庖西封事文言文翻译 封事,臣子给皇上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大疱西,是指光禄寺大庖西室,明代光禄寺负责的是御膳食材的采买,凡祭飨、宴劳、酒醴、膳羞之事,都由光禄寺负责,大庖西室,就是指厨房西边的房子;朱元璋曾在此与解缙谈话,本文就是回答。史载此文缘由如下: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

  • 曾巩为民除害文言文
  • 答: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 岂非然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唐代魏征的一句忠谏名言,以其哲深旨远,而流传于后世。 作为一代政治家和朝廷重臣,魏征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谏诤为已任,前后向唐太宗陈谏达“二百余事”。他的《谏太宗十...

  • 唐太宗新即位文言文翻译
  • 答:唐太宗曾慰劳他的辛苦,说:“爱卿的奏折,前后有二百多条,如果不是爱卿为国家的赤诚之心,如何能做到呢?” 原文 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

  • 贞观政要卷二 任贤第三的翻译
  • 答:唐太宗说:“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会推他做国君;如果是无道之人,就会被百姓抛弃,(百姓)确实值得敬畏啊。”魏征说:“自古丧失了天下的国君,都是在天下安定之后忘记了危难,处于天下大治的景况中而忘记了天下大乱的可能,这就是不能长久地统治国家的缘故。……我又听古语说:“...


    网友点评:

    蔡腾沈18552104049:   以人为鉴的原文及翻译要郑公魏征卒开头 -
    洛宁县1449回复: 成语 以人为鉴 发音 yǐ rén wéi jiàn 解释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出处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

    蔡腾沈18552104049:   谁有《唐太宗论止盗》的译文?
    洛宁县1449回复: 我有①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