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2022版哮喘防治与指南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怎样预防哮喘?
  • 答:从目前来讲,我国是哮喘的低患病率国家。“与10年前一些区域性省市资料比较,我国哮喘患病率约增高一倍,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对此,专家表示担忧。同时,由他主导的一项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率仍然较低,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于2010年提出的“今后5年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因哮喘住院比例50...

  • 哮喘病可以用什么方法治疗?
  • 答:哮喘防治最基本的一些原则有以下几种: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2、应急缓解症状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用缓释茶碱类或是白三烯调节剂,也可以考虑吸入激素的量。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以...

  • 哮喘如何冬病夏治
  • 答:中医提倡“扶正固本”、“冬病夏治”等原则,从补肺、益肾和健脾入手来防治哮喘,调节哮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预防哮喘的发作。儿童哮喘缓解期也可用“冬病夏治”法治疗。 事实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都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药物疗法 主要有内服法和...

  • 怎么治疗哮喘。
  • 答:哮喘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具体如下:1、非药物治疗:首先患者应该戒烟,其次因大部分哮喘由过敏引起,因此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哮喘患者还应该有适量的、合适的运动,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如果由职业因素而引起的哮喘,患者应该脱离引起哮喘的职业因素环境。而对于药物引起的哮喘,要脱离药物治疗;...

  • 过敏性哮喘怎么治
  • 答: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3. 第三,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

  • 什么是哮喘?诱发因素和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 答:患者加强自我管理这是控制哮喘发作的基础条件。在明确了哮喘发作的各种激发因素后,要有效地避免其发作,要依靠患者自身及家属坚持不懈的努力,首先在患者生活的环境中必须戒除吸烟。掌握一定量的哮喘防治知识,制订防止哮喘复发、保持疗效长期稳定的方案。在未发作时的“扶正固本”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中医的理论叫做“正气存...

  • 得了哮喘怎么办
  • 答:哮必兼喘,故哮病又称为哮喘。喘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病程中,当其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即称作喘证。哮喘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一般在发作期较少用药酒治疗,以缓解期用之为多。在我国古代,较少用药酒治疗哮喘,在防治慢性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药酒亦不失为治疗哮喘的一个有效手段,值得...

  • 过敏性哮喘的症状?过敏性哮喘的症状都有哪些?
  • 答:过敏性哮喘的症状:1、胸痛: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发病比较重的时候,就会出现胸痛的感觉,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有关。当合并气胸时,可突然出现严重的胸痛。2、咳嗽: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发作期咳嗽往往会减轻,从而转为喘息,当病情发作结束时,会有大量的分泌物排出,很容易被认为是支气管炎。3、 呼吸困难:...

  • 儿童哮喘和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防范?
  • 答:要注意加强营养。让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这种病很容易反复发作,无法治愈,对儿童心理有不好的影响。父母应积极帮助儿童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体贴入微,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对防治哮喘病有很大帮助。儿童哮喘,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吃...

  •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是什么?
  • 答:(1)症状特点 ①喘息发作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②往往有静息时突然发作喘息,继而咳嗽,少数患者于喘息发作前有轻微咳嗽。③以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如1% 异丙肾上腺素或0.2% 沙丁胺醇,则可改善或中止喘息。(2)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参考条件 ①合并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


    网友点评:

    袁元怪188280156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 (2013 ~ 2022 年 ) 》决定设立全国低碳日.二期工程的工程区范围由原来的北京、... -
    霍林郭勒市912回复: [答案] 答案: (1) ① 为三北防护林,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 ② 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 陕西省气候较为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受冬季风影响大,是京津风沙源地之一. (3...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