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

2024-05-03m.verywind.com
简述荀子的教育思想~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就荀子的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1、教育目的 作为孔孟的继承人,荀子在教育目的上与先哲保持着一致,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士” 、“君子”和“圣人” ,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他说: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由此可见,荀子的教育目的是以教人以礼为出发点的,或者说,他是把礼作为立教的目的。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士” 、 “君子”和“圣人”的,虽然说这种以给统治阶级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但是从客观上来说, 它确实起到了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2、教育作用 荀子向来主张“性恶论”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因此,他的教育作用是以将本性的“恶”转变成后天的“善”为前提的。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并且认为主观作用即内因是主要因素。 这一点, 还是基本符合现代的哲学观点和辨证思想的。关于前者,荀子认为,这种主观的努力,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和结果。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 ,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一种重要思想,闪现着唯物主义的因素。关于后者,荀子认为环境的作用是一种逐渐影响和演变的过程和结果,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因此,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3、教育内容 荀子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儒家的传统教材为最主要部分: 《诗》 《书》 《礼》 《乐》 《春秋》 ,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荀子虽以“五经”为教育内容,但却以《礼》为重点。 “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一个人能通过学习促进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这与荀子的以培养“士” 、 “君子”和“圣人”为教育目的是相一致的。 4、教育方法 荀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十分倡导学以致用,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因此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知行一致,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荀子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思考能力,主张教师要从学生...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那么荀子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荀子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子的行政思想
  荀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是我国 历史 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 政治 家,被尊称为“荀卿”。 荀子信仰儒学,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辞赋之祖。代表作品有《荀子》,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是李斯、韩非和张苍,再传弟子贾谊学富五车,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客观来说,时至今日,荀子的行政思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一是倡导节用节流。他先后提出了“务本节用则无极”、“节用裕民”、“节用以礼”、“节其流,开其源”等多项节俭持政的主张。对当时奢侈腐化的皇室贵族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

  二是倡导忠职敬业。苟子提出了“从道而不从君”的忠君原则,对于制中、宰爵、司徒、治田、虞师、乡师、工师等身为人臣的忠职也进行了论述和明确。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为臣者敬业守职的精辟见解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享有较高地位,一直沿袭到末期。

  三是倡导严于修身。我们常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名言就出自荀子。他提出的正人必先正己,以实际行动替代无谓的说教,彰显的是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

  四是倡导亲民爱民。荀子提出“君也,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中,“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一句以最浅显的道理建言君主平政爱民,使政权稳定牢固。

  五是倡导尚德尚能。他主张打破贵族垄断的做法,任人唯贤,做到内不阿亲,外不避仇,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尽管,荀子的行政思想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完全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到,上述观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较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荀子 教育 思想
  荀子是周朝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哲学上,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对古代 文化 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乃至当今,荀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我国的教育史,第一个注重“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并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即是荀子,但是荀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好坏是受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综合影响,而非先天 决定 。关于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最大作用或意义即在于将人“恶”的本性逐渐转化为“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教育,使人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并改善或扭转人的命运。因此,荀子认为教育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二是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方面。关于教育的目的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向学者传播知识,不断增加学者的知识底蕴,使学者博学多识。

  关于教育的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尤其是《礼》和《乐》这两部儒家经典名著。因为这些儒家经典名著对于规范学者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非相思想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名况,字卿,因为西汉当时皇帝叫刘询,为了避讳皇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思想体系中有明显的唯物思想成份,可以说是个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非相篇》开篇就立场鲜明地批驳了相面术,他指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看一个人的外表不如看他的内心思想,看人的思想不如看他怎么为人处世。外表即使丑陋而思想道德和处世方法好,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君子,而只有漂亮的外表而思想道德和处世让人嫌恶,他在人们眼中只能是个小人。他说古代的人根本没有这种相面之事,真正有学问的人也从不谈论这个。

  接下来,他举了大量历史名人为例,尧高而舜矮,周文王高而周公旦矮;孔子高而冉雍矮,孙叔敖外表丑陋却为楚国称霸立下汗马功劳还有叶公子徐偃王等,都是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之人却都成为让人敬仰之人。进一步论述了不能只从外表来评判一个人,而要看他内在的思想学问。夏桀、商纣再次被荀子提到,他们都是仪表堂堂之人,但结果呢?只留下历史骂名和耻辱。

  举了古代例子,他又举当时社会的例子,许多做乱之人和轻薄之徒,大都长相英俊,衣饰华丽,女人看了没有不喜欢的,国君不愿有这样的臣子,做父亲的也不愿有这样的儿子。再次讲到礼义的重要,并且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猜你喜欢:

1. 道家庄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

3.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4. 韩非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

5. 荀子有什么故事

6. 荀子是什么人

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

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积”“渐”

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

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教育。

他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2、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思想。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 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在他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份,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

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

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荀子特别重视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心态。他看到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容易因片面性而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原则。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

只有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

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这一思想方法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当然,荀子并不知道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他权衡事物的标准不是客观实践而“道”或“礼义”,这就削弱了这种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

4、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所谓“虚”,即 “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

所谓“壹”,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项注意妨害这一项注意。

所谓“静”,即“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别反对志不专注,用心浮躁。而要想做到“专”,就要持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就如同雕刻一样,只要坚持不舍,金石也可以镂空。“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进学修德的有效途径。

所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 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积”“渐”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

  • 荀子的核心思想
  • 答:荀子的核心思想如下:1、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需要教育和礼制来规范人的行为。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导致社会混乱。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2...

  • 荀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 答: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 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三、“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四、“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

  •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 答:荀子的主要思想: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

  • 荀子的主要思想
  • 答:荀子的主要思想如下:1、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改造。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善良。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荀子主张礼治主义,...

  • 简述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 答: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社会和谐。孟子:主张仁政,重“义”轻利,“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人定胜天”,礼法并重。

  • 简述荀子的教育思想
  • 答: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就荀子的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1、教育目的 作为孔孟的继承人,荀子在教育目的上与先哲保持着一致,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士” 、“君子”和“圣人” ,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 《荀子》是谁写的?《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答:《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

  • 孔孟荀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答:②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③他的“仁”和“为政以德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④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整理六经。2、孟子,战国中期人,主要思想主张:⑴被称为“亚圣”;⑵思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