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在亲近的人面前,你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2024-06-02m.verywind.com
~ 4月26日那天,我在当天的反思日记中写到自己因为已经觉察到负面情绪的产生,但却因没有及时止住而一度陷入焦虑状态。

接着,5月8日的时候,群里一朋友也发表了类似的感受与思考。

两人不同的经历却都是在说一个问题,即觉察到了自己正在产生的负面情绪,但就是控制不住它,尤其是在与亲近的人发生不愉快时,这种“当时出口伤人,事后肠子悔青”的情况更是十分普遍。

这不禁让我陷入思考。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与亲近的人处理关系时往往会“出口伤人”,却对陌生人或者关系普通的人客客气气,心存感念?

要想真正理解并有效改善这种状态,我们就得先弄明白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

细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上述现象其实都可以归因于一个词:感情。

百度百科上对“感情”一词的解释是: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 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 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此外,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对“感情”进行了另一角度的解释: 情绪帮助动物们适应环境。表达情绪和表现动物的身体特点有同样作用 ,例如,狗在地盘被侵略的时候愤怒狂吠,让敌人认为它比实际上更具有攻击性。

达尔文认为, 情绪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可以让人类自动趋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选择。尽管愤怒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

也就是说, 从社会属性上看,感情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自然属性上看,感情又是人类自然选择的产物。

明白了感情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解释我们话题开始提到的现象。

感情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会对亲近的人投注更多感性而非理性的元素,甚至经常“溢满”。

    这就会导致我们在处理与亲近的人的关系的时候,很容易因对方的行为产生刺激,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冲击和生理上的喜怒哀乐。

    比如恋人会仅仅因为对方一个电话没有及时回复就怒气冲冲。但想想看,你会因为一个不熟悉的人或者上级的一个电话没回复而火冒三丈吗?

    答案是不会。

    为什么?

  经济学上的收支平衡原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即人们从心理上倾向于对高投资的目标寄予高回报,也就是投入越多就会要求越高。

    对待亲近的人,我们会投注更多感情和精力,也就会下意识想要“索取”对方,希望对方也以相同的分量给予回报。相反,对待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因为我们没有对其投资感情,也就没想过“索取”对方,当对方给自己善举举动的时候,哪怕一句简单的感谢,我们都会因为这个意外的“获取”激动不已。

感情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在双方关系中,表达感情其实是在帮助自己树立或巩固某种角色。

    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亲密的人尤其是恋人之间会过分在意对方与其他异性的一些关系或行为。因为过分敏感,一方常见的反应就是吃醋,进而表现出生气等负面情绪,借此传达“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考虑到我的感受”等目的。

    再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个传统家族里一族之长与族成员的关系中,感情的维系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父母对子女、族长对族成员的感情会倾注更多,这种基于感情维系为主却又“失衡”的关系中,父母、族长这类“上级”的一方,更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感情反应,以达到某种诉求。

    也就是说,越是亲近的人,在处理关系时,越容易出现通过诉诸感情来达到“宣誓并巩固自身在双方关系中的地位”的效果。

    理解了感情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我们就会明白,我们与基于血缘、感情维系的人处理日常关系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出现“浪费感情”的现象,标志是负面情绪的产生。相反,对于不需要感情维系的人,我们往往会“节约感情”,启动理性头脑思考问题。

    理解了感情的属性及存在的合理性,那是不是就可以为自己时不时产生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然后继续这样下去了?

    当然不是!

    之所以解释感情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想让大家更科学的认识负面情绪,从而做到与之高效相处。

    那么,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

先接纳它

    负面情绪是感情的一种,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明白它的社会与自然属性,从而理解它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

    所以,当负面情绪发生时,先不要试图消除它,不妨先接纳它。

    正如我在文章最开始所写,自己因为觉察到负面情绪产生但就是控制不住发脾气,一度陷入自责焦虑。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焦虑痛苦的原因无非就是想通过刻意觉察情绪进而消除负面情绪。想明白后,我开始尝试先接纳负面情绪,让自己与负面情绪正面相处,而这也是我力所能及的。

    这种执念被放下后,我的精神压力也瞬间减轻了很多。

利用缓冲期让自己尽快回归理性

    接纳负面情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在觉察它的同时,利用一个较短的缓冲期让自己回归理性。

    如何回归理性?

    比如,当与亲朋发生冲突的时候,强迫自己先主动“退出战场”,例如晚几分钟再回复、暂时离开冲突现场、深呼吸一分钟等。待自己的理智脑回归,然后再来处理冲突。这个时候,我们会理性很多,也能避免很多不愉快发生。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当我因为身边亲近的人的一些言行而产生负面情绪时,我会允许自己先生一会儿气。待稍微平复一些后,告诉对方他的这个行为让我产生了负面情绪,让他也清楚知道我的情绪状态,进而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加上此时我的说话语气已经不再是满屏的情绪宣泄气味,对方也更愿意接受我的提议。

意识到人的独立个体性

    我们经常会对至亲表现出过高要求,或者试图通过情绪表现,让对方符合自己心中预想的标准和要求。

    这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即使再亲近的人,排除性别、血缘、感情等关系,他们首先都是一个人,也就是说,不管男女,每个人从根本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存在思想行为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背景都具有差异性,思维认知必自然也会存在区别。

    由此,再对待同一件事情上,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所以,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执念强加到对方身上,不然,双方会陷入情感暴力的恶性循环。

    所以,当自己因为对方言行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妨先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对方是什么处境,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毕竟,很多时候,双方产生矛盾都是因为无能掌握全部信息所致。

    再者,从事情本身的性质来说,如果对方的行为没有对彼此关系、对他人产生危害,那就不必要抓住不放。要知道,感情的维系成本很昂贵,而负面情绪则是促使感情破裂的慢性毒药。

    通读整篇文章,我们从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来解读感情,进而理解了负面情绪。依据感情的属性,在处理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接纳负面情绪”、“利用缓冲器回归理性”、“正确认识人是独立的个体”三方面着手。做到以上三点,相信我,你会进步很快。

  • 为什么在亲近的人面前,你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 答:因为过分敏感,一方常见的反应就是吃醋,进而表现出生气等负面情绪,借此传达“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考虑到我的感受”等目的。 再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个传统家族里一族之长与族成员的关系中,感情的维系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父母对子女、族长对族成员的感情会倾注更多,这种基于感情维系为主却又“...

  • 为什么总在亲近的人面前控制不住情绪?
  • 答:主要就是亲近的人永远不会放弃自己,不管自己怎么发脾气,他们都会无限包容自己,原谅自己,所以才可以如此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 为什么人在越亲密的人面前越难控制情绪?
  • 答:1:一般人不懂得控制情绪。2:好一点的做到情绪觉知,情绪起来时勤拂拭。3:更好一点的做到情绪不被触动,内心波澜不惊。当然最后一个层次太难了,可谓是理想境界。

  • 为什么在亲近人面前我们会无所顾忌呢?
  • 答:因为对亲人的期待比较高,只有在亲人面前你才能趾高气扬,因为亲人不会跟你计较,所以更容易让自己的坏脾气发泄到亲人身上 第一: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敢对能够带给我们安全感的人发脾气。比如说我们的父母,爱人和孩子,他们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什么是亲密关系,就是双方没有了距离...

  •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我们越喜欢肆无忌惮?
  • 答:我们习惯和陌生人保持距离或是处处设防,而在亲人面前却像浑身长满刺总是肆无忌惮,张牙舞爪从不愿委屈自己,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这是因为我们总感觉和亲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近,于是潜意识便认为对方可以包容自己的一切,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特别是夫妻之间彼此了解到几乎透彻...

  •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我越容忍不了
  • 答:面对客户,同事,他们在你看来都是外人,也许你担心把关系弄糟,所以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你的工作也要求你用良好理智的情绪去面对客户,否则,你就没了饭碗。而对于自己的亲人,你觉得他们不会离开自己,同时,你在工作上所受到的委屈,压力,在这个时候,也都可以发泄,所以,对于他们,你...

  • 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对亲近的人发怒?
  • 答:家人之间相处的时候,更多的表达方式是直接的,粗暴的。没有和朋友相处的时候的尊重,所以和家人发脾气的时候,没有罪恶感,总是认为这是我的家人,他应该包容我。久而久之,家人之间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想要在改就很难。其实在家里,也应该对自己的家人保持距离和尊重。古时有一个词叫:相敬如宾,是...

  • 总是控制不住向最亲近的人发火,我是怎么了?
  • 答: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情绪失控;因为一点小事,我总是会崩溃,会生气,甚至会伤害到最亲近的人。孩子作业很痛苦,你辅导更痛苦。你伴侣的一些坏习惯,即使过了十几年,还是会生气。事后很后悔,但当时控制不住。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这是你的性格吗?你觉得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吗?不,是因为你的健康...

  • 在喜欢的人面前总是控制不好分寸,应该怎么办?
  • 答:如果能在亲近的人面前控制情绪,说明对方和你的关系并没有很亲近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你喜欢的女孩子面前,但是人家还没有答应你,你就会在乎自己的一举一动,有没有做好,或者怎么做才更好,神经就会高度紧张,紧张的有有时候本来自己想好的词,到了说出口,意思又变了,还常常回顾自己没有发挥...

  • 为什么总是爱跟亲近的人生气,觉得这样不好可还是控制不了?
  • 答: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比如亲人,之所以容易对他们生气,那是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和你息息相关,有句话叫“爱之深,责之切”,因为你对他们的要求会格外严格,他们一旦哪里做得不好你就会遏制他们的这种行为,所以就容易生气了。然而对于不怎么交往的人,因为你对于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要求,或者说不抱有任何...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