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子周游列国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详细故事

2024-06-02m.verywind.com
~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学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人。

孔子的先世本是宋国贵族,在宋国的内乱中,孔氏受到迫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逃至鲁国。至孔子之父叔梁纥做了鲁国陬邑大夫,孔子就生于此。据说他小时候很爱学礼节,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他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

他在外荡游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受到各国国君的冷遇,屡次碰壁,历尽坎坷,始终没有人重视他的主张,没人重用他。他最后还是回到了鲁国,时年68岁。从此,他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复礼”,但他绝不主张简单地恢复周礼,而主张采择各代制度之长。一次,弟子颜渊问他如何治国,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殷代的车子、周人的礼帽、虞舜的音乐。由于他对西周文化的推崇,使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保守倾向。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有不少避世的隐者劝谕他遁世归隐,孔子慨叹道:“人是不可与鸟兽为群的,如果不与人群为伍那怎么能行呢?假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这样参与改变社会了。”

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整理古代文献和教育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孔子一生学无常师,先后向多人求学,所以学问渊博,并首开私人聚徒讲学之风。他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学生,据说他门下弟子3000人,贤人72名,最著名的学生有颜渊、曾晳、子路等。他在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地方可供后世借鉴,如注意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等。还有“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类的论述,至今仍有一定意义。

他还整理了《易》《礼》《乐》《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撰写的《春秋》进行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间发生的大事。《尚书》是我国一部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其中有不少民间歌谣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的记录,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自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圣人”。



孔子的先世本是宋国贵族,在宋国的内乱中,孔氏受到迫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逃至鲁国。至孔子之父叔梁纥做了鲁国陬邑大夫,孔子就生于此。据说他小时候很爱学礼节,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他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
他在外荡游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受到各国国君的冷遇,屡次碰壁,历尽坎坷,始终没有人重视他的主张,没人重用他。他最后还是回到了鲁国,时年68岁。从此,他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 周游列国的文言文
  • 答:再说,孔子的政绩引起了齐国的忌妒和担忧,于是,齐景公一面离间鲁国的内部关系,一面又送了八十名美女,“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季孙氏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了,并且三日不理朝政,对孔子的态度也怠慢了,孔子知道治国大计无法实施,于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率领众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十四年的生涯。

  • 孔子周游列国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 答:由于他对西周文化的推崇,使他在政治上表现出保守倾向。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有不少避世的隐者劝谕他遁世归隐,孔子慨叹道:“人是不可与鸟兽为群的,如果不与人群为伍那怎么能行呢?假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这样参与改变社会了。”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整理古代文献和教育事业...

  • 孔子周游列国小故事
  • 答: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

  • 孔子周游列国是怎么回事?要简介最好不要复制很多。
  • 答: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

  • 孔子周游列国名人故事
  • 答: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周游列国名人故事,欢迎阅读!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时鲁国人。其父是鲁国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3岁死了父亲,随母来到曲阜住下。据说,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喜爱礼节,无事时,他就摆上大盆小盘,学着大人祭夭祭祖的...

  • 孔子周游列国时历经了那些苦难?
  • 答:孔子周游列国全文 周游列国 - 故事描述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

  •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 答: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 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

  • 孔子是怎样周游列国的
  • 答:那么,孔子是怎样周游列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

  •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 答:众所周知,从55岁到68岁,13年间,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开始了在鲁国周边游历的日子。那么,孔子是怎样周游列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

  •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还有哪些呢?分别是什么?
  • 答:一、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最终没有国君接受其主张,只得返回鲁国。二、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