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唐朝的府和州有何区别? 唐代的羁縻府州、都督府、都护府,在等级上有什么差异和关系?

2024-05-05m.verywind.com
唐朝有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府州,有什么区别?哪个地位高?~

都护府和都督府平级,但都督府实权大,羁縻州地位比前二者低。陇右都护府算是实际领土。
1、都督府
都督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 都督由辖区内势力首领担任。需要向朝廷纳税,需要上报户口户籍。首领不再有“国王”、“单于”的头衔。名义上是唐王朝官员中的一份子。
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也就是说:都督府范围内,军事、民政,名义上都在唐王朝的管控之下。但是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名义上是唐朝的一个地方辖区,实际是还是独立王国。
2、都护府
都护府,也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也就是说,只是唐王朝在辖区内驻扎一定的军队,震慑管辖区内臣服大唐的各方势力。辖区内的各个势力头领,依然使用各自的头衔,比如“高昌国王”、“龟兹国王”等等。唐王朝也不能管理干涉地方的军事、民族,也不向朝廷征税。
3、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唐太宗即位后,整顿地方行政机构,先后省废武德年间设置的都督府四十个,又新置若干个,共有都督府四十三个。教材中提及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在其旧地所建的都督府便是其中之一。

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分为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大都护从二品,上都护正三品。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它的出现,是唐初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许多部落自武德起就主动内附。自太宗同年间起,唐朝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边疆部族纷纷降附。唐王朝面临着如何处置众多归附民族的课题。由于数百年民族联系的不断加强,友好往来的不断增长以及唐初统治者民族偏见较少,唐太宗将治理内地的经验推广到周边,于少数民族地区列置州县,使各部首领管理本部。为管理这些州县,唐王朝又仿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从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个都护府。到玄宗开元天宝时,只剩下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唐朝前期设置的都督府和都护府是唐王朝加强地方统治。处理民族关系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这项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羁縻府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而一般藩属国则无此规定。在《新唐书·地理志》所开列的856个羁縻府州中,无一例外地都隶属于边州都督、都护之下。当然,有些羁縻府州后来脱离了唐的统治,但它们在建立之初,最少在法制上规定,必须隶属于某某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正如谭先生所说,这是一句“最关紧要的话”(556页),而一般藩属国则没有这一句“最关紧要的话”。值得注意的是,两《唐书》在边疆各部族《传》中,很少提到该部族隶于某某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而在《地理志》中讲到在该部族列置府州后,便明确指出该府州隶于某某边州都督府、都护府,说明隶属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是区别羁縻府州与一般藩属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区别:
唐朝为了便于控制边远的少数民族,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作为行政特区,大者称都督府,小者称州,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也就是说府一般设置在少数民族这些边疆地区.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唐代的州、县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辖境大小、户口多少以及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

唐代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一般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府,都以府尹主事。其下还有少尹、司录参军事等官。唐高宗及武后多居洛阳,因此那里的职官建置略同长安。虽然以后诸帝很少再去洛阳,但其职官衙署并未撤除,只是空存其名,不具实职。 又有都督府,属于大军区性质,管十州以上的称大都督府。长官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由长史主其事。一般的都督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安史之乱后,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的膨胀,都督府实际上已不存在了,而“都督”也只成了“赠官”。 为了加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巩固边防,唐朝还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有大都护府与上都护府之分。长官大都护一般由亲王遥领,由副大都护主其事。上都护府长官为都护。作为边疆地区的都督府和都护府还管辖着若干羁縻府、州。羁縻是束缚、拢络的意思。唐朝为了便于控制边远的少数民族,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作为行政特区,大者称都督府,小者称州,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这些羁縻府州有一定的行政自治权,可不向朝廷交纳贡赋,但必须接受边区都督和都护的辖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的羁縻府州多达856个,比内地的府州还多。唐朝实行的这种少数民族自治的羁縻府州制度有助于稳定边疆地区的局势,加强中央同边远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同时对于 唐朝官制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唐朝地方行政区划为州县两级,只在长安,洛阳和晋阳设立京兆府,河南府和太原府这三府。其他地方都是州。
在宋代才开始在一些水路要地和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城邑设府。

唐太宗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 10道,但道制仅有监察区划性质,不是一级行政区。隋唐州、郡同级,在建都之地设府,与州同级;在少数民族区设羁縻府州,具有地方自治性质,
隋唐 州、郡、府、监—县
唐朝加强京畿地区的治理,在长安设京兆府,以京兆尹为长官,地位高于外地各州刺史。地方设州、县两级,州置长官刺史,县置长官县令,下置各类官吏负责具体政务。县以下的基层机构,乡设乡正,里设里正,除协助官府完成各项行政任务外,还负责协助维持地方治安。

应该州碧府要高一级吧

州包含府

  •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 答:知府、知州、知县有何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知府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地方官职名称,在有些朝代被称为“太守”,它掌管着一府的政令,其主要职责为:管理属县、传达中央的政令、审决案件、治理百姓、征收...

  • 州、府、郡、县如何从小到大排列哪个相当于省,哪个相当于市哪个相当于...
  • 答:州、府对应省;郡对应地级市;县与县对应。古代:州、郡、县,分别相当于现代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现在:省、市(地级市)、县、乡(与镇是同级的)。

  • 知县,知州,知府的区别?它们的由来?它们的全称是什么?
  • 答:知有主管的意思。所以管理一个县的叫知县,管理一个州的叫知州,管理一个府的叫知府。知县: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

  •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呢?
  • 答:知州、知府和知县被同时定为正式官职的就只有在明清两朝,所以这里的比较就以明清为准,而不考虑其他的朝代。那么在明清时期这三者到底有何区别呢?这里听我澳古君为大家详细道来。“知府”二字最早出自唐朝,当...

  • 唐代的羁縻府州、都督府、都护府,在等级上有什么差异和关系?
  • 答:羁縻府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而一般藩属国则无此规定。在《新唐书·地理志》所开列的856个羁縻府州中,无一例外地都隶属于边州都督、都护之下。当然,有些羁縻府州后来脱离了唐的统治,但它们在...

  • 唐朝行政区域以及长官称号?
  • 答:唐代最盛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有府州三百二十八个,县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可见唐代地方官吏系统的庞大。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府与道的出现。唐代把京都和曾作为陪都的州,...

  • 唐朝设立了哪些州,分别是指哪些地方?
  • 答: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凤翔府(今陕西凤翔)下辖: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

  •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 答: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什么疑义,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亦或是现实,一个基本常识就是知府大于知州大于知县。我们首先来看,“知府”类比现在,比如说济南府,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既然应该相当于地级市,所以我们...

  • 唐代的州分为上,中,下三等吗?
  • 答: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

  • 汉、唐、宋、元各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级别从高到底各是什么?
  • 答:唐:道、州、县 宋:路(虚设,但有实权长官,如安抚使)、府、县、乡(县)、都(镇)、里(办事处或几村联合行政区)元:行中书省、行省、路、府、州、县。元代既有省路府州县的五级建制,也有省府州县四级建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