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辨析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的的对与错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赎买的方...

2024-06-02m.verywind.com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哪些~



这句话是对的。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一、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和平赎买”,采取的形式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用赎买办法,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关于“赎买”的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
三、毛泽东和党中央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思想。1952年毛泽东和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政策,用革命方式,推翻其反动统治;对民族资本则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即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办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地把资本家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

这句话是对的。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辨析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的的...
  • 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二、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采取利用、限制、...

  •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 答: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

  • 关于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 答: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在经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后,至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 答: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中国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经过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有化,采取两种方式,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把它...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与方式
  • 答:立到1956年中国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经过赎买 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 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有化,采取 两种方式,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把它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共产党创造...

  •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如何改造的
  • 答: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
  • 答:1953到1956(三大改造),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走集体化道路,参加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标志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

  •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区别
  • 答: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任务不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任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哪些_百 ...
  • 答: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怎样改造的? 一五计划取得成就原因?
  • 答: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