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六章》第1,4,6,14,15,16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

2024-06-01m.verywind.com
有谁知道《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的所有内容~

标记论坛所有内容为已读 >> 花月二级欢迎您的到来 << ◆...发表的内容: ◆己(おのれ)の欲せざるところは人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课听廖老师讲过! 2003/12/10...学而时习之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 没有注册? ...
www.tokuai.net/LB5000/cgi-bin/topic.cgi?f ... 68K 2009-6-18 - 百度快照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 查看更多...Tags: IE6floatmargin...注:可能会出现“msxml3.dll (0x80070005)”的错误,暂时...他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3、腿脚抖动:这...
www.chxwei.com/ 34K 2009-7-9 - 百度快照
www.chxwei.com 上的更多结果
学而时习之 - 内容 - 徐汇教育信息网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大。孔子曰:...
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4-10 ... 14K 2004-10-29 - 百度快照

百度_孔子吧_读学而时习之,得星火之义,一生受用
共有贴子数6篇 ...一部论语,没有半个字,超出这“学而时习之”之外。 以下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万请不可读死,包括古注亦然,因为圣智不能如何解,只要说出来了,通通都落在了一边。无论如何说,都是盲人摸象。切记切记。仅供参考。 一)子曰...
tieba.baidu.com/f?kz=586759765 64K

《论语十二章》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
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扩展资料:
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六章》第1,4,6,14,15,16章
  • 答: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1.4 曾子曰:“吾日三省...

  • 《论语六则》意思
  • 答:原文: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四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 孔子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 答: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 五年级上古文二则《论语 学而篇》的作者,朝代 译文
  • 答: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

  • 论语学而篇拼音版
  • 答:《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

  • 《论语.学而篇》是古代的名篇,它的原文和译文分别是什么?
  • 答:《论语.学而篇》的原文和白话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

  •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原文论语
  • 答: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意思就是: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 答: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里?
  • 答:出自《论语·学而》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 答:意思: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