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儿童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图片

2024-06-01m.verywind.com
~ 这两天,好呗呗的后台陆续收到了关于宝宝染病的留言:
老大嘴里长红点,有点低烧,感觉不是手足口就是疱疹性咽峡炎,要不要把他隔离起来啊?怕他传染给小宝。
孩子从兴趣班回来就有点发烧,还大哭大叫的,吃东西就哭,掰开嘴一看,内侧两边都是水泡,看这架势十有八九是疱疹性咽峡炎
宝宝说喉咙痛,我给他吃了两天下火的药不见好,今天一看嗓子眼全是白色点点,赶紧挂急诊,居然是手足口
每年的夏秋季,都是让家长们瑟瑟发抖的「病毒传播爆发期」。
罪魁祸首,就是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
当孩子出现
发热、嘴巴疼、流口水,或者哭闹、不肯吃东西,
甚至都不愿意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孩子的嘴巴,看看黏膜上是不是出现了疱疹。
孩子
手、脚、屁股
出现
小疹子,发热,精神不好,
要当心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如果孩子得病后出现
精神差、拒食,头痛、昏睡、剧烈呕吐、呼吸困难、高热等变化
,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引起宝宝患病的呢?
其实这两种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的
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五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
三岁以下的孩子发病率是最高的
,在病毒高发期,如果家里有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更得注意保护孩子。
这两个病都是有一定潜伏期的,
平均下来一般是3-5天,短的有两天,长的也有十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
注意体温,身上有没有起疹子

除了我们发现孩子有明显体征的,比如说发烧、嗓子疼、嘴里长小白点,身上起皮疹的患病者会传染,还有一些
稍微大点的孩子免疫功能比较强
,并没有表现出来这些症状,但是其实已经感染了,
也会传染给其他孩子。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
都是宝宝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而且和季节密切相关,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以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
手足口病
在早期还没有表现到手足,只有口腔的一些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也会有差异,所以很容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头下面等地方起1~2mm的疱疹溃疡;
2.孩子突然发生高热,有些宝宝还会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孩子嗓子痛,疼到孩子拒绝吃东西,也有一些孩子会流口水;
4.发病时,宝宝会呕吐和头痛,也有一些宝宝会肚子痛。
手足口病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因为口腔溃疡疼痛,宝宝会拒绝吃东西。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哪种更可怕?
疱疹性咽峡炎来得更凶猛,可能会导致高热抽搐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据有关数据显示,手足口有
1%左右
的重症病例

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会引起
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
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发现孩子
手脚长水泡
后,家长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
宝宝得过一次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了,是不是就不会再得了?
因为导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种类繁多,每次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类型不同,患者被感染的几率也就不一样。
所以说,尽管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体内已经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
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会再得了。
如果下次病毒流行期间的感染病毒类型改变或者发生突变,以前的得过的孩子还有可能再次被感染,只是症状可能会比没有得过病的孩子稍微轻一些。
下次流行期间还是同一种病毒感染情况下,已经患病过的孩子一般不会再得病,这点可以放心。
宝宝得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要怎么护理?
1.注意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宝宝应该尽量待在家里,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有条件的话可以隔离2周。
2.多通风
定期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温度与湿度舒适。
3.家长尽量少串门
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4.饮食清淡
给宝宝吃温软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注意休息
尽量让宝宝多休息,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6.注意卫生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宝宝用的毛巾要高温消毒,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宝宝身上的皮疹怎么处理?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处理。如果皮肤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孩子的衣物、被褥勤洗勤晒,剪短孩子指甲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得了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家里怎么消毒?
1.
奶瓶、碗筷等餐具
可以用水煮沸消毒;
2.
衣物
等可用热水浸泡,注意水温要求维持56℃以上,浸泡至少30分钟;
3.
地板、玩具、家具
需要用含氯的消毒剂(具体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如84消毒液,应注意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或高锰酸钾等浸泡,消毒后可用清水再擦洗或浸泡后晾干,至少待30分钟以后再使用;
4.
卫生间马桶
等用具可用漂白粉等来消毒;
5.家长在接触宝宝前、给宝宝换尿布和处理大便的时候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儿童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图片
  • 答:在早期还没有表现到手足,只有口腔的一些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也会有差异,所以很容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1.口腔、喉咙、舌头下面等地方起1~2mm的疱疹溃疡;2.孩子突然发生高热,有些宝宝还会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3.孩子嗓子痛,疼...

  • 手足口疱疹图片及症状
  • 答:普通型手足口,家长可突然发现孩子的口腔、或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和小红疹,大多不发热,也有伴随低热,一般小于38℃。也有手足口皮疹同时,伴随有轻微的咳嗽、鼻涕等症状。而儿科临床上,却是因为口腔疱疹引发疼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儿科而被发现手足口病的。而口腔疱疹常见于舌部和两侧口腔内粘膜,或是唇...

  • 手足口病:儿童传染病之王
  •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在手、足、口腔出现疱疹。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体检情况,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和诊断宝宝的病情。手上的皮疹手上的皮疹多出现在手掌两侧和手指与手掌交界处。这些疱疹基底红晕,顶部小而饱满,壁稍厚。禮脚上的皮疹脚上的皮疹主要出现在脚掌,形态和手上的相似。

  •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及表现
  • 答:小儿手足口病通常会有3~4天潜伏期,有此抵抗力好的宝宝症状较轻并可自愈,抵抗力差的宝宝则会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多数患儿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患儿会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

  • 孩子嘴里、手脚长了疱疹怎么办?这些事情爸妈要知道
  • 答:孩子们在学校长时间“亲密”接触,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会进一步上升。托幼机构平时要注意做好以下这些工作:01 做好晨、午检 做好晨、午检,发现孩子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疱疹,通知家长及时带宝宝就诊。02 落实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 学校要对请病假的学生及时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发病学生的情况并做...

  • 大家帮忙看看,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吗?
  •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全解析:家长如何及早发现与应对
  • 答:手足口病,作为儿童常见疾病,了解其初期症状至关重要。那么,婴儿手足口病初期有哪些症状呢?裸急性起病手足口病初期症状通常急性起病,潜伏期几天,婴儿可能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口腔粘膜疼痛手足口病初期,口腔粘膜可能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水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駱手足出现疱疹手足口病初期,手、足...

  • 警惕!手足口病的“小弟”已上线!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
  • 答:手足口病 已进入高发期, 同时上线的, 还有它的“小弟”—— 疱疹性咽峡炎 。 近期各地对这“兄弟俩” 发布的预警信号 可谓一浪接一浪 最近几年,“手足口病”的高发病率让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度明显提高了,孩子嘴巴里有溃疡、手脚心有小水泡,家长们都基本会想到是不是“手足口病”了,也基...

  • 警惕!疑似手足口病症状
  • 答:口腔、手、足或臀部出现红色斑疹和疱疹,这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初期迹象。疱疹周围伴有红晕,内部液体偏少。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务必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儿科就诊,千万不要轻视。确诊后隔离治疗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立即隔离,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加强日常护理手足口病...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